[实用新型]一种LED远近一体车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36126.X | 申请日: | 2019-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廖汉忠;姚波;杨涛;王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智诺车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1/40 | 分类号: | F21S41/40;F21S41/25;F21V13/02;F21V29/67;F21W102/14;F21W107/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车灯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架 透镜外壳 截止线 遮光板 电磁阀组件 光路设计 聚光透镜 连接支架 投影透镜 近光灯 远光灯 转动 替换 升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远近一体车灯,包括: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车灯安装支架后端的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端面的LED灯,设置在所述LED灯前的聚光透镜,使所述LED灯在远光灯和近光灯之间切换的截止线遮光板,控制截止线遮光板转动的电磁阀组件,固定在所述车灯安装支架前端的透镜外壳,安装在透镜外壳中的投影透镜,所述散热器的最大外径小于等于60mm。本实用新型光路设计结构合理,且散热器大小合适,方便替换升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灯,尤其涉及一种LED远近一体车灯。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高效率、响应快、抗震性强的优秀光源。因此,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将LED应用在车灯中的产品,但是,LED芯片是面发光源,如作为点光源使用,则会带来车灯配光设计的反光碗、透镜占用的空间体积较大的问题,不利于将来新车型的轻量化、环保节能的目标。现阶段LED光源芯片在发光的同时,大约有60%的功率转成热损耗。因此,车用LED芯片也都是安装在体积较大的散热器上,为了降低其PN结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其光效,增加工作寿命。然而,随着工作时间增长,LED发生光衰严重的现象时,需要更换灯源,由于LED芯片安装在体积较大的散热器上,在现阶段的大灯总成内,常常无法单独取出进行更换,此时,需更换整个大灯总成,造成很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LED光源芯片无法单独取出进行更换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LED远近一体车灯,包括: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车灯安装支架后端的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端面的LED灯,设置在所述LED灯前的聚光透镜,使所述LED灯在远光灯和近光灯之间切换的截止线遮光板,控制截止线遮光板转动的电磁阀组件,固定在所述车灯安装支架前端的透镜外壳,安装在透镜外壳中的投影透镜,所述散热器的最大外径小于等于6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灯包括呈弧形排布的第一LED灯组,设置在所述第一LED灯组的弧形内侧的第二LED灯组,且所述第一、第二LED灯组与同一对称线相对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ED灯组包括第一PCB基板和设置在第一PCB基板上的4颗LED芯片,所述第二LED灯组包括第二PCB基本和设置在第二PCB基板上的3颗LED芯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PCB基板通过螺钉或者螺钉结合金属弹片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透镜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LED灯组前的第一聚光透镜组和第二聚光透镜组,设置在所述第二LED灯组前的第三聚光透镜组;所述第一聚光透镜组的焦距范围为5mm≤f≤20mm,距离所述第一LED灯组小于20mm,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组的焦距范围为5mm≤f≤50mm,距离所述第一聚光透镜组小于30mm,所述第三聚光透镜组的焦距范围为1mm≤f≤20mm,距离所述第二LED灯组小于10mm。
优选的,所述截止线遮光板为一弧形条,所述电磁阀组件通电时,所述截止线遮光板转动位于所述LED灯上方,所述电磁阀组件断电时,所述截止线遮光板转动与所述LED灯的焦面所在水平面垂直,使所述LED灯所投射的光线形成明暗截止线。
优选的,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与LED灯位置相反的另一端面。
优选的,所述投影透镜的焦距范围为40mm≤f≤80mm。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呈圆柱形,其圆周面设有散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结合光路结构,提出一种新型散热器设计结构,小型化设计的散热器,易于单独取出对灯源部分,进行更换升级。解决从大灯总成取出与更换LED灯源的难题。满足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标准,适合大批量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近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智诺车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智诺车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6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灯遮光罩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大灯系统及摩托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