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模具用可升降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6042.6 | 申请日: | 2019-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5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大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 |
代理公司: | 12234 天津市科航尚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疆 |
地址: | 3003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丝杠螺母 铰接块 丝杠 本实用新型 第二滑块 第一滑块 下表面 滑杆 铰接 下板 减震器 电机 可升降支撑架 下板上表面 板上表面 模具固定 汽车模具 电机轴 丝杠座 模具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模具用可升降支撑架,包括下板,下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一端通过第一丝杠座设置在下板上表面,第一丝杠上从左至右设置有第一丝杠螺母和第二丝杠螺母,下板上方设置有顶板,顶板上设置有滑杆,滑杆上从左至右设置有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铰接块,第一铰接块上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第一丝杠螺母上,第二滑块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铰接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使支撑架具有升降的效果,支撑架设置有减震器,能起到保护支撑架和模具的效果,支撑架能使模具固定的更牢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模具用支撑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模具用可升降支撑架。
背景技术
人们一说汽车,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汽车的车身。也就是说车身是汽车的标识性总成。车身代表了那款汽车的形象特征。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也就是汽车车身冲压模具。例如,顶盖翻边模、横梁加强板压形模等,汽车模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覆盖件模具。这类模具主要是冷冲模。广义上的汽车模具是制造汽车上所有零件的模具总称。例如,冲压模具、注塑模具、锻造模具、铸造蜡模、玻璃模具等。
目前大部分汽车模具的支撑架不具有升降的效果,在支撑架上夹紧效果不是很理想,支撑架上却少有减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模具用可升降支撑架,能使支撑架具有升降的效果,支撑架设置有减震器,能起到保护支撑架和模具的效果,支撑架能使模具固定的更牢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模具用可升降支撑架,包括下板,所述下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一端通过第一丝杠座设置在所述下板上表面,所述第一丝杠上从左至右设置有第一丝杠螺母和第二丝杠螺母,所述下板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从左至右设置有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上,所述第二滑块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丝杠螺母上,所述顶板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压紧装置,所述下板下方通过第一减震弹簧设置有底板;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贯穿所述支架并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一端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所述第二丝杠上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内开设有丝杠槽,所述第二螺母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丝杠槽上方,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贯穿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槽内,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三丝杠,所述第二螺母上铰接有压板,所述第三丝杠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上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升降壳,所述底板内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内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与所述减震槽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升降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板上表面,所述升降壳内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所述弹簧槽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所述接触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下表面。这样能使支撑架具有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杠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贯穿所述顶板。这样能保证所述顶板能上下平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杆上设置有限位块。这样能防止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滑杆发生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这样能起到支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6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MM高速端子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模具用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