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采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8562.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洋;周光;张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恒信北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E21B43/24 |
代理公司: | 32227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瑞平;郭金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 旋转机构 升降装置 转子 升降机构 螺杆泵 卡死 砂子 本实用新型 升降操作 提升装置 同步升降 同步提升 下降过程 旋转操作 转子旋转 转子转子 减小 松散 费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采升降装置,其能解决现有的提升装置在螺杆泵的转子转子卡死的时候,向上提升十分费力的技术问题。一种注采升降装置,其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实现抽油杆的升降操作,其特征在于:注采升降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用于实现抽油杆的旋转操作并且与抽油杆同步升降。在抽油杆提升/下降过程中,旋转机构是和抽油杆同步提升/下降,同时,旋转机构实现抽油杆旋转,进而带动螺杆泵的转子旋转,使得卡死转子的砂子变松散,能够减小转子提升的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井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采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抽油杆是抽油机井的细长杆件,它上接电机/减速机的输出端,下接抽油泵的转子,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若采用橡胶螺杆泵,每次注汽作业,为防止橡胶老化,需将抽油杆从抽油机井中提出,而由若干单节连接起来的抽油杆整体长度有几百米到上千米,传统抽油杆的升降多采用吊机,吊机的租借或者购买耗费很大。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独立的抽油杆提升装置,用于实现抽油杆的升降操作,其包括横梁、第一卡子、第二卡子、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第一卡子固定于横梁上,第一卡子和第二卡子分别能与抽油杆能够拆卸的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卡子使得抽油杆和横梁同步提升、下降,第二卡子用于限位抵靠于电机/减速机的输出端,在升降组件的相邻两次提升操作间隙,或者说回落过程中,防止抽油杆掉落,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分设于横梁的两端并且输出端分别与横梁固定连接,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采用蜗轮蜗杆/液压缸配合实现升降,但该种提升装置在螺杆泵的转子卡死的时候,向上提升十分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采升降装置,其能解决现有的提升装置在螺杆泵的转子转子卡死的时候,向上提升十分费力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注采升降装置,其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实现抽油杆的升降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采升降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实现抽油杆的旋转操作并且与抽油杆同步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梁、第一卡子、第二卡子、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卡子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卡子和所述第二卡子分别能与抽油杆能够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分设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并且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蜗杆和蜗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固定于所述横梁上并且输出端连接所述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轮能够拆卸地与抽油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紧块、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卡紧块设有2瓣以上,所述蜗轮的中心开设有自上而下渐缩的锥形穿孔,所述卡紧块的外轮廓面与所述锥形穿孔配合,2瓣以上的所述卡紧块包覆于抽油杆的径向外周并且安装于所述锥形穿孔内,所述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分别与抽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向下抵靠所述卡紧块,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向上抵靠所述蜗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紧块、锁紧套和锁紧块,所述卡紧块设有2瓣以上,所述锁紧套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上方的套管,所述基座的中心开设有自上而下渐缩的锥形穿孔并且与所述蜗轮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块包括压头和连接于压头上方的连接块,所述卡紧块的外轮廓面与所述锥形穿孔配合,2瓣以上的所述卡紧块包覆于抽油杆的径向外周并且安装于所述锥形穿孔内,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所述压头向下抵靠所述卡紧块,所述蜗轮通过平面轴承支撑于所述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能够在控制器控制下正转或反转。
进一步的,抽油杆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减速机的壳体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恒信北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恒信北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8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复合井下用管
- 下一篇:一种多部单片式分体游车与顶驱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