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7114.0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5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园辉;李纪云;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40 | 分类号: | E05F15/40;E05F15/689;E05F15/695;B60J10/74 |
代理公司: | 31264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忆电路 储能模块 防夹控制系统 电动车窗 电源模块 工作电压 防夹 车窗 本实用新型 放电电压 存储 车辆技术领域 发送 充电电压 储能电容 接收电源 模块发送 模块提供 停止提供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其中,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防夹模块、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电源模块与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记忆电路,并提供充电电压至储能模块中的储能电容。防夹模块与记忆电路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记忆电路。记忆电路用于接收电源模块提供的工作电压或储能模块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车窗参数进行存储。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和车辆能够实现在电源模块停止提供工作电压后,使得记忆电路能接收到储能模块发送的放电电压,从而将防夹模块发送的车窗参数及时进行存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普及率也正在迅速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且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内传统的零部件及总成也在向机电一体化发展,因此汽车中也随之大量应用了电子设备,使得汽车的舒适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目前,电动车窗已普遍应用于汽车中,电动车窗是使用电机、升降器、开关等装置来控制车窗玻璃的升降,它具有开关方便,可同时操作多个车窗,可远程控制等优点。
但是,电动车窗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发生用户或乘客被电动车窗卡住的事故,因此,为了安全起见,目前的电动车窗具有防夹功能。然而,部分电动车窗的防夹功能启动后,并且整车断电重新上电时,防夹功能的车窗参数可能会因为断电时来不及存储而丢失,因此在整车上电后需要人工重置防夹功能。
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法。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及车辆,其目的在于实现在电源模块停止提供工作电压后,使得记忆电路能接收到储能模块发送的放电电压,从而将防夹模块发送的车窗参数及时进行存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防夹模块、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电源模块与储能模块及记忆电路相连,用于提供工作电压至记忆电路,并提供充电电压至储能模块中的储能电容。防夹模块与记忆电路相连,用于发送车窗参数至记忆电路。记忆电路用于接收电源模块提供的工作电压或储能模块提供的放电电压,并将接收的车窗参数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记忆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数据接口,第一电源接口与电源模块的正极接口电性连接,第二电源接口与电源模块的负极接口电性连接,数据接口与防夹模块电性连接。储能模块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记忆电路的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第二端口与记忆电路的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及蓄电池。二极管的阳极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二极管的阴极与记忆电路的第一电源接口相连。蓄电池的负极与记忆电路的第二电源接口及储能模块的第二端口相连。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还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及稳压器。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一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稳压器的电源输入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记忆电路的第一电源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检测电阻及第二检测电阻,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电压检测电路的接地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记忆电路的电压反馈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储能模块包括第一储能电容及第二储能电容。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第二储能电容的一端与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第二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进一步地,储能模块的放电时长大于记忆电路的记录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7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库门的门体下沉校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夹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