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光谱仪固液温控加热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5758.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5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磊;焦传梅;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3 | 分类号: | G01N21/03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肖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体 测量腔 耐高温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 红外光谱仪 内部设置 加热池 红外光谱分析仪 测试材料样品 工作介质出口 工作介质入口 红外光谱分析 保温防护罩 电加热管 端口封盖 分析仪器 高温加热 固体液体 红外透光 检测分析 检测数据 冷却介质 两端开口 深度应用 数据提供 阻燃材料 测量口 开口处 冷却槽 窗片 裂解 温控 加热 连通 覆盖 拓展 | ||
1.红外光谱仪固液温控加热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内部设置有圆柱形测量腔体的池体(15);测量腔体两端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带有红外透光窗片(14)的端口封盖(9);池体(15)外覆盖有耐高温保温材料(16)和保温防护罩(5);耐高温保温材料(16)内部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13),用于对池体(15)加热;池体(15)上设置有与测量腔体连通的工作介质入口(10)、工作介质出口(12)、测量口(11);
池体(15)底部设置有装有冷却介质的冷却槽(17),用于对红外光谱分析仪(1)的隔热保护,保证采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谱仪固液温控加热池,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测量腔体内设置有铠装热电偶、高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铠装热电偶、高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口(11)以及电加热管(13)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谱仪固液温控加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防护罩(5)与测量腔体两端开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带有红外透光窗片(14)的快速接头体(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谱仪固液温控加热池,其特征在于:工作介质入口(10)、工作介质出口(12)为在池体(15)上焊接的凸起的圆柱体,圆柱体端部设有内螺纹接口,内螺纹接口连接有进/出气的不锈钢管接头及其不锈钢细管,用于样品测试时产生的裂解气体排出,以及测试样品时所需使用载气的注入和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谱仪固液温控加热池,其特征在于:保温防护罩(5)、耐高温保温材料(16)通过螺钉(6)与池体(15)连接组合成一套结构独特的隔热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谱仪固液温控加热池,其特征在于:端口封盖(9)内部设置有窗片座(8),红外透光窗片(14)安装于窗片座(8)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谱仪固液温控加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5)、高温电加热管(13)选用不锈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57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的元素灯安装架
- 下一篇:遥感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