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引发剂溶剂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9838.0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3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勇;何连成;杨宇澄;付井明;张磊;于跃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达市多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64 | 分类号: | C07C45/64;C07C45/78;C07C49/8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14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池 连通 输气管道 燃烧箱 光引发剂溶剂脱除装置 澄清石灰水 溶液回收 输液管道 真空泵 真空罐 常压 火炬 输入端连接 燃烧 废水废气 负压管道 化工设备 输出端 液体泵 引风机 制冷器 甲醇 脱除 | ||
一种光引发剂溶剂脱除装置,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真空罐,真空罐通过负压管道与真空泵的输入端连接,真空泵的输出端通过常压管道与溶液回收罐连通,常压管道上安装制冷器,溶液回收罐通过输液管道与第一燃烧箱的连通,输液管道上安装液体泵,第一燃烧箱内设有火炬,第一燃烧箱过输气管道与第一溶液池连通,输气管道上安装引风机,第一溶液池内装有澄清石灰水,第一溶液池通过输气管道与第二燃烧箱连通,第二燃烧箱内设有火炬,第二燃烧箱通过输气管道与第二溶液池连通,第二溶液池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本光引发剂溶剂脱除装置高效的完成了甲醇脱除工作,且避免了产生废水废气污染环境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引发剂溶剂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光引发剂1173又称光敏剂或光固化剂,是一类能在紫外光区(260~360nm)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在直接或间接吸收光能后,引发剂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经系间窜跃至激发三线态;在激发单线态或三线态经历单分子或双分子化学作用后,产生能够引发单体聚合的活性碎片,这些活性碎片可以是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形成聚合物。
在光引发剂1173的制备工艺中,进行氯化反应时引入甲醇作为催化剂使用,因此在光引发剂1173结晶后,其中含有部分的甲醇,必须将含有甲醇从光引发剂1173晶体中去除,一般采用水循环真空喷射泵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取出,但是甲醇溶入水中,不能回收,还容易产生高浓度的COD废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光引发剂溶剂脱除装置,它有效的将光引发剂1173中的甲醇去除,且不产生废水。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真空罐,真空罐通过负压管道与真空泵的输入端连接,真空泵的输出端通过常压管道与溶液回收罐连通,常压管道上安装制冷器,溶液回收罐通过输液管道与第一燃烧箱的进液口连通,输液管道上安装液体泵,第一燃烧箱内设有火炬,第一燃烧箱出液口通过输气管道与第一溶液池进气口连通,输气管道上安装引风机,第一溶液池内装有澄清石灰水,第一溶液池出气口通过输气管道与第二燃烧箱进气口连通,第二燃烧箱内设有火炬,第二燃烧箱出气口通过输气管道与第二溶液池进气口连通,第二溶液池内装有澄清石灰水。
所述的真空泵为往复式真空泵,真空泵的输入端的压力值低于常压值,真空泵的输入端为负压端,真空泵的输出端的压力值为常压值,真空泵的输出端为常压端。
所述的输气管道上均安装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负压使甲醇蒸发,再通过燃烧箱对液化后的甲醇进行燃烧,再通过溶解池对燃烧后的气体进行回收,高效的完成了甲醇脱除工作,且避免了产生废水废气污染环境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包括真空罐1,真空罐1通过负压管道2与真空泵3的输入端连接,真空泵3的输出端通过常压管道4与溶液回收罐6连通,常压管道4上安装制冷器5,溶液回收罐6通过输液管道7与第一燃烧箱9的进液口连通,输液管道7上安装液体泵8,第一燃烧箱9内设有火炬10,第一燃烧箱9出液口通过输气管道11与第一溶液池13进气口连通,输气管道11上安装引风机12,第一溶液池13内装有澄清石灰水,第一溶液池13出气口通过输气管道11与第二燃烧箱14进气口连通,第二燃烧箱14内设有火炬10,第二燃烧箱14出气口通过输气管道11与第二溶液池15进气口连通,第二溶液池15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所述的真空泵3为往复式真空泵,真空泵3的输入端的压力值低于常压值,真空泵3的输入端为负压端,真空泵3的输出端的压力值为常压值,真空泵3的输出端为常压端。所述的输气管道11上均安装引风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达市多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达市多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9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