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温度采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4030.3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0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周锦;陈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近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片 电池 软性电路板 温度采集 温度接收 电池组 温度采集板 采集 本实用新型 边缘间隔 电池组合 温度差 减小 连通 测量 保证 乘客 传递 安全 | ||
1.一种电池温度采集结构,包括由若干电池组合而成的电池组(1)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组(1)上方的软性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2)的边缘间隔设置有若干温度接收区,所述电池与所述温度接收区之间设置有镍片(3),所述镍片(3)的上方设置有能采集所述镍片(3)上的温度、并传递到所述温度接收区的温度采集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温度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板(4)包括与所述温度接收区的接收点对应贴合的连接点(41),沿所述镍片(3)向所述电池方向延伸的热敏采集点(42),所述连接点(41)与所述热敏采集点(42)通过线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温度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点包括正极接收点和负极接收点;所述接收点不与所述镍片(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温度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接收点对应的所述连接点(41)包括与所述正极接收点连接的正极连接点(41)和与所述负极接收点连接的负极连接点(41),所述热敏采集点(42)包括与所述接收点相对的正极热敏采集点和负极热敏采集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温度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热敏采集点和负极热敏采集点相互靠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温度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3)与所述温度采集板(4)之间贴覆有导热双面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温度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3)上设置有用于增强强度的补强板(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温度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点和连接点(41)在所述镍片(3)压合所述补强板(5)后通过贴片机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近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近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40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