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缺血预适应训练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0327.2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6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吉训明;尹志臣;房建成;李思颉;李明;赵文博;王媛;杨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郭鑫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血 适应 训练 | ||
1.一种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气囊的绑带、气泵、脉搏传感器、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和气泵控制器;
所述气囊与所述气泵连接,且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泵控制器;所述气泵控制器和所述脉搏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
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接收训练指令后,控制所述气泵完成预设次数充放气过程后结束训练,且每次充放气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预设恢复时长,且每次充放气过程中,所述脉搏传感器将采集的脉搏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进行充放气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为充放气一体式气泵;
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接收训练指令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充气指令,所述气泵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进行充气,所述脉搏传感器采集脉搏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在所述脉搏数据为零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停止充气指令并进行计时,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压迫时长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放气指令,所述气泵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进行放气,其中,所述发送充气指令至所述发送放气指令的过程构成一次充放气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还包括:计时器;
所述计时器连接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
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接收训练指令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充气指令,控制所述气泵进行充气;所述脉搏传感器采集脉搏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在所述脉搏数据为零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停止充气指令并向计时器发送计时指令,所述计时器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压迫时长后,向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发送提示指令,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放气指令,其中,所述发送充气指令至所述发送放气指令的过程构成一次充放气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为充气泵;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还包括:放气阀;
所述放气阀设置于所述具有气囊的绑带,且连接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
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接收训练指令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充气指令,所述气泵控制器控制所述充气泵充气;所述脉搏传感器采集脉搏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在所述脉搏数据为零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停止充气指令并进行计时,所述气泵控制器控制所述充气泵停止充气,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压迫时长后,向所述放气阀发送放气指令并进行计时,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恢复时长后向所述放气阀发送关闭指令,其中,所述发送充气指令至所述发送放气指令的过程构成一次充放气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还包括:计时器;
所述计时器连接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
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接收训练指令后,向所述气泵控制器发送充气指令,所述气泵控制器控制所述充气泵进行充气;所述脉搏传感器采集脉搏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在所述脉搏数据为零后,向所述气泵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发送停止充气指令并向计时器发送计时指令,所述计时器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压迫时长后,向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发送提示指令,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提示指令后向所述放气阀发送放气指令并进行计时,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恢复时长后向所述放气阀发送关闭指令,其中,所述发送充气指令至所述发送放气指令的过程构成一次充放气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还包括:定时器;
所述定时器连接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
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完成一次充放气过程后,向所述定时器发送开启指令,所述定时器在计时间隔达到所述预设恢复时长后,向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发送定时指令,所述缺血预适应训练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定时指令后,控制所述气泵再次完成充放气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03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