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冬枣采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0232.0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0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肖强;陈涛;陈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 |
代理公司: | 61114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摘 传输通道 本实用新型 手柄 采摘头 收集箱 冬枣 上下贯通 手柄通道 一端连接 背负式 采摘机 收集口 上端 滚刷 下端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负式冬枣采摘机。其可将冬枣的采摘,传输,收集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方便采摘收集,采用滚刷式的采摘结构可以大大提高采摘效率,减轻劳力。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采摘头、手柄、传输通道和收集箱;所述的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道,手柄通道上端连接于采摘头的底部,通道的下端与传输通道的一端连接,传输通道的另一端与收集箱的收集口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负式冬枣采摘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果采收绝大部分还是以人工采摘为主,农村劳动力本来就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水果的成熟时期,农业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升高问题日益严重,采摘问题就成困扰果农的一大难题;
对于高于两米的乔木类的果树或比较高的枝条上的水果,采摘员要站在短梯或高凳上,将采摘的水果放入果篮或果筐中,这样的采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水果采摘的机械化作业在果农们的生活中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水果采摘机种类繁多,却仍未被果农们广泛使用,主要原因就在于使用性能太过空泛。以苹果、梨和桃子为例,这三种水果的果树特点较为相似,果实大小也比较雷同。故此,市面上的苹果采摘机械也同样可用于其他类似的水果。但是,对于鲜枣来说,相比之下,果实就比较小了,且常常簇拥分布,传统的敲击法会对果体造成损伤,但手工采摘劳动力不足且采摘周期长。
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摘枣机械,单基本都属于辅助采摘法和打落法的范畴。主要包括:手持式摘枣机、打枣器、双向摘枣器、电动果子采摘机等。相对来说:技术还不够成熟、采摘效率跟手工采摘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因此,现有的摘枣设备,并未被人们广泛使用。
现今,枣农们所种植的枣树基本上都是经过矮化的品种,且种植基本上都是大间距的,枣树的底盘比较大,这样一来,机械化采摘的实现的可能性就又多了一分。对于鲜枣来说,树的品种不一,枣的大小也各不相同,设计出一种能够适合采摘各种鲜枣的采摘机就成为一种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负式冬枣采摘机。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负式冬枣采摘机,包括采摘头、手柄、传输通道和收集箱;所述的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道,手柄通道上端连接于采摘头的底部,通道的下端与传输通道的一端连接,传输通道的另一端与收集箱的收集口连接;
所述的采摘头的结构包括四周封闭上、下端开口的外壳,所述的外壳的前挡板的内侧平行设置有内挡板,内挡板与外壳的左右两侧挡板垂直连接,所述的前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电机轴穿过前挡板设置于前挡板与内挡板之间设置,电机轴上套设有齿轮一,所述的内挡板上设置有轴一、轴二和轴三,轴一为短轴,设置于前挡板于内挡板之间,其上套设有齿轮二,齿轮二与齿轮一相啮合,轴二和轴三穿过内挡板设置于外壳内,并对称设置于两个齿轮的上方,外壳内的轴二和轴三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组滚刷片,两个轴上的每组滚刷片位置交错设置,所述的电机轴与周二之间套设有皮带一,轴一与轴三之间套设有皮带二;外壳的左右侧挡板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肋板一和肋板二,肋板一和肋板二分别垂直设置有与滚刷片组数相同的挡片,挡片与滚刷片间隙设置。
所述的外壳的上开口部的前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筋板,两个筋板组成台阶状连接于一体,压设于轴二、轴三、齿轮二和齿轮一上部。
所述的收集箱上设置有背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可将冬枣的采摘,传输,收集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方便采摘收集;
2)本实用新型采用滚刷式的采摘结构可以大大提高采摘效率,减轻劳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0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