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锅导汽盖及应用其的汽锅烹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7511.1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1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段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00;A47J36/06;A47J36/38 |
代理公司: | 44280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锅 出汽嘴 罩体部 内表面 汽盖 本实用新型 支撑 导向回流 烹饪装置 喷出 蒸汽 烹饪效率 热量损失 蒸汽出口 蒸汽传输 凸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锅烹饪装置及其汽锅导汽盖,其中,汽锅导汽盖包括罩体部和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凸起于罩体部的内表面,支撑部用于支撑在汽锅的出汽嘴上以使得罩体部的内表面与出汽嘴的顶部之间形成蒸汽出口,进而使得蒸汽从出汽嘴喷出后经罩体部的内表面导向回流至汽锅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锅烹饪装置由于设置有汽锅导汽盖,汽锅导汽盖盖设在出汽嘴上,由此可以使得蒸汽从出汽嘴喷出后直接经罩体部的内表面导向回流至汽锅内,蒸汽传输路径较短,热量损失较少,极大地提高了烹饪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锅导汽盖及应用其的汽锅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烹饪技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蒸”是以水蒸汽作为传热媒介,利用高热的水蒸汽将食材蒸熟,可以使食材原汁、原味、原形、柔软鲜嫩,而且营养素保存率高,容易消化。因此,蒸这一烹饪方法广为流传至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越来越注重,同时,也给烹饪器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锅是一种新型的烹饪器具,汽锅已逐渐适用于家庭厨房烹饪,目前市面上的汽锅大多通过玻璃盖体进行导汽,蒸汽经汽锅的出汽嘴喷出后直冲玻璃盖体的内表面,被玻璃盖体的内表面挡住后再回流至汽锅内,其蒸汽传输路径较长,热量损失较多,降低了烹饪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锅导汽盖及应用其的汽锅烹饪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锅中烹饪装置通过玻璃盖体导汽会导致蒸汽传输路径长、热量损失多降低烹饪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锅导汽盖,所述汽锅导汽盖包括:
罩体部;
多个支撑部,凸起于所述罩体部的内表面,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在汽锅的出汽嘴上以使得所述罩体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出汽嘴的顶部之间形成蒸汽出口,进而使得蒸汽从所述出汽嘴喷出后经所述罩体部的内表面导向回流至所述汽锅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汽锅导汽盖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起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出汽嘴配合,以对所述导汽盖在水平方向进行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端并与所述支撑部构成台阶结构,所述限位部的内端与所述出汽嘴的外周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内端并与所述支撑部构成台阶结构,所述限位部的外周与所述出汽嘴的内周相插套,并且所述限位部设有凹回部以使得所述限位部的外壁与所述出汽嘴的内壁相间隔以允许蒸汽喷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汽锅导汽盖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凸起于所述罩体部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汽锅导汽盖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罩体部的俯视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相邻的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蒸汽导流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锅烹饪装置,所述汽锅烹饪装置包括汽锅、锅盖及前述的汽锅导汽盖,所述汽锅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锅壁、底壁以及出汽嘴,所述锅盖盖设于在所述外锅壁上,所述汽锅导汽盖盖设在所述出汽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锅盖与所述汽锅导汽盖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锅烹饪装置由于设置有汽锅导汽盖,汽锅导汽盖盖设在出汽嘴上,由此可以使得蒸汽从出汽嘴喷出后直接经罩体部的内表面导向回流至汽锅内,蒸汽传输路径较短,热量损失较少,极大地提高了烹饪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7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