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2143.1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0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举;胡鹏程;徐荣吉;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管 换热单元 上端 下端 微通道扁管 连通 微通道换热器 循环介质 连通管 本实用新型 换热器装置 热泵蒸发器 制冷剂分配 排泄 换热性能 气液流动 竖向设置 水平设置 由上向下 化霜水 冷凝器 冷凝水 蒸发器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换热器装置领域,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均水平设置的上端集流管和下端集流管,所述上端集流管通过竖向设置的微通道扁管组与所述下端集流管连通,所述上端集流管通过连通管与相邻所述换热单元的下端集流管连通或所述下端集流管通过连通管与相邻所述换热单元的上端集流管连通。作为冷凝器时,使微通道扁管组内的循环介质始终保持由上向下流动,使制冷剂分配更加均匀;作为蒸发器时,使微通道扁管组内的循环介质始终保持由下向上流动,加快了冷凝水和化霜水排泄速度,符合气液流动规律,提高换热性能,实现了微通道换热器可作为热泵蒸发器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换热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传统微通道换热器结构由于其结构特性导致制冷剂在其内主要做横向流动。对于作为冷凝器而言,传统结构形式的微通道换热器可以实现冷凝效果,但易造成制冷剂在微通道扁管间及在同一扁管的微通道内分布不均,且因制冷剂放热后冷凝成液态,两相流因气态在上液态在下而使换热效果下降。
在作为蒸发器时,同样由于其横向的微通道方式使其易造成制冷剂在微通道扁管间及在同一扁管的微通道内分布不均,且因制冷剂吸热后汽化成成气态,两相流因气态在上液态在下而使换热效果下降,并且由于其结霜速度快、化霜速度慢并且横向微通道结构使其冷凝水与化霜水不易排泄会造成其换热效果差并影响其作为蒸发器的使用。
因此,传统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形式通常只作为冷凝器使用而不被作为热泵的蒸发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均水平设置的上端集流管和下端集流管,所述上端集流管通过竖向设置的微通道扁管组与所述下端集流管连通,所述上端集流管通过连通管与相邻所述换热单元的下端集流管连通或所述下端集流管通过连通管与相邻所述换热单元的上端集流管连通。
其中,包括两个换热单元,分别为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水平设置在上端的第一集流管和水平设置在下端的第三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水平设置在上端的第二集流管和水平设置在下端的第四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侧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四集流管的一侧设有第二接口。
其中,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三集流管连通。
其中,包括两个换热单元,分别为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水平设置在上端的第一集流管和水平设置在下端的第三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水平设置在上端的第二集流管和水平设置在下端的第四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由一根集流管内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隔板分隔而成。
其中,所述第三集流管与所述第四集流管由一根集流管内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隔板分隔而成。
其中,包括两个换热单元,分别为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水平设置在上端的第一集流管和水平设置在下端的第三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水平设置在上端的第二集流管和水平设置在下端的第四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由一根集流管的内部且沿其横截面方向设置的第三隔板分隔而成。
其中,所述第三集流管与所述第四集流管由一根集流管内部且沿其横截面方向设置的第四隔板分隔而成。
其中,所述微通道扁管组竖直设置,所述微通道扁管组的上端口与所述上端集流管的一侧连通,所述微通道扁管组的下端口与所述下端集流管的一侧连通。
其中,所述微通道扁管组包括多个竖直平行设置的具有微孔通道的扁管,用以使循环介质流通。
其中,相邻所扁管之间设有翅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2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垢散热器
- 下一篇:新型可拆式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