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装拆的电动车充电排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5831.X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3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发;林峰;洪顺坤;熊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五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H01R13/703 |
代理公司: | 11582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插 插座装置 插座 充电 插座底板 插孔 电磁铁 电子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安装 方便插座 防水装置 快速装拆 用户体验 电动车 安装管 插座盒 导电头 前盖板 插式 凸台 重启 拆卸 停电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装拆的电动车充电排插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包括插座装置和插座底板装置,所述插座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插座底板装置上。插座装置包括插座前盖板、凸台、插孔、插孔防水装置、插座盒、安装管、插座电磁铁、导电头和导线。通过设置了可插式的排插座,从而更方便插座的安装,不需要停电就可以完成排插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可以不影响正在充电的用户的充电时间,使得用户体验更好,并且在使用智能排插时减少排插的关电重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装拆的电动车充电排插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是为家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也是住宅电气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电气附件,它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居民搬进新居后,普遍反映电源插座数量太少,使用极不方便,造成住户私拉乱接电源线和加装插座接线板,常常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源插座最容易发生的触电状况是,插头接通插座电源,但是插头并未完全进入插座,此时极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并且,由于儿童的好奇心较强、安全意识弱,很可能会用手指或金属物去插入插孔中,引起触电事故。
现有的插座安装比较复杂,经常需要断电后才能进行插座的安装或者拆卸,从而使得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特别是对于电动车充电的排插等,由于电动车的充电排插都是数量比较大,常常有一些出现问题而需要更换,但是在更换的过程需要断电,从而使得正在充电的客户造成断电,特别是智能电表等,需要重启,非常的麻烦,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装拆的电动车充电排插装置,解决现有排插安装和拆卸不方便,需要经常断电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快速装拆的电动车充电排插装置,包括插座装置和插座底板装置,所述插座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插座底板装置上;
所述插座装置包括插座前盖板、凸台、插孔、插孔防水装置、插座盒、安装管、插座电磁铁、导电头和导线,所述插座前盖板安装在插座盒前端,所述凸台设置在插座前盖板前端,所述插孔设置在凸台上,所述插孔防水装置设置在插孔上,所述安装管固定设置在插座盒后端,所述插座电磁铁设置在安装管的末端,所述导电头设置在安装管上,且穿过插座电磁铁露出插座电磁铁外,所述导电头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插座盒内的插孔金属片连接;
所述插座底板装置包括插座底板、底板插座安装槽、底板安装磁铁和触电孔,所述底板插座安装槽设置在插座底板上,所述底板安装磁铁设置在底板插座安装槽内,所述触电孔设置在底板安装磁铁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装置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在插座盒的侧边,且固定在插座前盖板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底板装置还包括卡扣孔,所述卡扣孔设置在插座底板上,设置在底板插座安装槽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防水装置包括弹性胶护墙、盖板和盖板扣,所述弹性胶护墙固定设置在插孔的外侧,所述盖板活动连接设置在弹性胶护墙上,所述盖板扣设置在盖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防水装置还包括粘合胶层,所述粘合胶层设置在弹性胶护墙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底板装置还包括结缘槽,所述结缘槽设置在触电孔内部,所述导电头插入触电孔内并套入结缘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触电孔包括导电圆筒和2个导电片,导电片设置为弧形片结构,并设置在导电圆筒内,导电圆筒与外部市电电源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2个导电片一个为负极导电片,另一个为正极导电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五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五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58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