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遮光片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2186.6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6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双诚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10 | 分类号: | B29C39/10;B29C39/26;B29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23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光片 弧形夹持条 环形模腔 灌注口 夹持槽 周向延伸 工装 夹持 腔槽 本实用新型 环形槽 枢接 枢转 贴附 灌注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遮光片的工装,包括相枢接且用于夹持遮光片的两个弧形夹持条,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条的内侧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夹持槽;其中:所述夹持槽的槽底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腔槽,以当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条通过枢转夹持所述遮光片时,分属于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条的两个夹持槽贴附于所述遮光片靠近边沿的两个面,且所述遮光片的环形槽与两个所述腔槽围成一个环形模腔;其中一个弧形夹持条上设置一个灌注口,所述灌注口贯通于所述环形模腔,以借由所述灌注口向所述环形模腔中灌注胶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改善遮光片装配工艺的工装。
背景技术
公知地,遮光片安装于镜头中,其中央开设一个通孔,以使得光线借由通孔穿过,通孔外围的光线不能穿过通孔,进而起到遮挡杂光的作用,以防止杂光影响拍摄效果。
公知地,遮光片用于装设在镜头内的筒体中,为防止遮光片的边沿与筒体内的内壁发生硬接触以划伤筒体内的内壁,现有技术中,使遮光片与筒体的内壁进行软接触,为实现软接触,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方式对遮光片的结构或制作过程进行改善:
1、一种方式是:利用人工围绕遮光片的边沿涂覆胶体,该胶体凝固后形成弹性圈,从而使得弹性圈与筒体的内部进行接触。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人工涂覆胶体导致胶体涂覆不均匀,造成所形成的弹性圈的径向尺寸沿周向上变化较大,导致与筒体装配存在较大误差。
2、另一种方式是:围绕遮光片的边沿周向开设环形槽,利用现有的密封圈套设在环形槽上,并使密封圈部分的凸出遮光片的边沿。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密封圈的型号与遮光片的环形槽很难做到匹配,并且,在不可避免的使遮光片沿筒体轴向移动时,密封圈很可能因弹性变形而从环形槽中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遮光片的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遮光片的工装,包括相枢接且用于夹持遮光片的两个弧形夹持条,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条的内侧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夹持槽;其中:
所述夹持槽的槽底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腔槽,以当两个所述孤形夹持条通过枢转夹持所述遮光片时,分属于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条的两个夹持槽贴附于所述遮光片靠近边沿的两个面,且所述遮光片的环形槽与两个所述腔槽围成一个环形模腔;
其中一个弧形夹持条上设置一个灌注口,所述灌注口贯通于所述环形模腔,以借由所述灌注口向所述环形模腔中灌注胶体。
优选地,设置所述灌注口的所述弧形夹持条上形成有径向伸出的接头,所述灌注口开设于所述接头上,并借由开设于所述接头内的导流通道与所述环形模腔连通。
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条远离枢接端的一端径向伸出有延伸条;在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条通过枢转夹持遮光片后,两个所述延伸条借由U形板的两个侧板夹紧。
优选地,当所述遮光片的环形槽的截面为半圆时,所述腔槽的截面为半圆;以使得所述环形模腔的截面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遮光片的工装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工装与遮光片围成一个环形模腔,通过向环形模腔中灌注胶体以使遮光片的边沿形成一个弹性圈,该弹性圈因在环形模腔中形成,使得弹性圈的尺寸规整,进而降低了与筒体内壁的配合的尺寸误差,且弹性圈因胶体灌注形成,弹性圈与环形槽的槽壁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进而能够有效避免遮光片在轴向移动时,弹性圈从遮光片上脱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遮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遮光片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双诚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双诚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2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