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油脱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4562.7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42231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君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排气装置 进油管 密封盖 抽气机构 加热装置 进油装置 内腔连通 原油脱水 加药器 进油孔 排气管 排气孔 排油管 原油罐 加药 内腔 盛放 本实用新型 内腔相连通 连通内腔 上端开口 脱水效果 一端连接 沉降 上端 封盖 下端 加热 原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脱水设备,包括原油罐、加热装置、进油装置和排气装置;原油罐包括罐体和密封盖,罐体上端开口且形成有用于盛放原油的内腔,密封盖密封盖设于罐体上端,密封盖上形成有连通内腔的进油孔和排气孔,罐体下端安装有与内腔相连通的排油管,排油管上安装有排;加热装置设置于罐体外侧,用于对盛放于内腔进行加热;进油装置包括进油管和加药器,进油管的一端通过进油孔与内腔连通,进油管的两端之间设有加药部,加药器安装于加药部;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包括抽气机构和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通过排气孔与内腔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抽气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油脱水过程中沉降时间长,且脱水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油脱水设备。
背景技术
原油脱水是指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以游离状态或乳化液状态伴随在原油中的水分除去,使其所含水分达到规定标准的过程。有沉降脱水、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联合脱水等方法。
脱水方法需根据原油性质、含水率及乳化程度等,由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当含水率较高时,常采用两段脱水法,先用化学沉降法使含水量降至低于30%,再用电脱水法处理。因为化学脱水要达到净化油质量所需的时间较长,而用电脱水处理高含水原油时操作又困难,两者的结合可以取长补短,现有技术中,化学脱水法仅靠加破乳剂后并静止沉降,其沉降时间长,且脱水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油破乳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油脱水过程中沉降时间长,且脱水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原油脱水设备,包括原油罐、加热装置、进油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原油罐包括罐体和密封盖,所述罐体上端开口且形成有用于盛放原油的内腔,所述密封盖密封盖设于所述罐体上端,所述密封盖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油孔和排气孔,所述罐体下端安装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上安装有排油阀,用于打开或者密闭所述排油管;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外侧,用于对盛放于所述内腔进行加热;所述进油装置包括进油管和加药器,所述进油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进油管的两端之间设有加药部,所述加药器安装于所述加药部用于对所述进油管内的原油添加破乳剂;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抽气机构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内腔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用于将所述内腔内的气体抽出。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原油脱水时,从进油管将添加有破乳剂的原油加入原油罐的罐体中,然后使用加热装置对原油加热并打开抽气机构,原油中的水迅速蒸发,抽气机构持续将蒸发的水蒸气抽走,使罐体内气压降低,从而加速水的蒸发,根据原油中的含水量确定加热时长,直至水分被蒸发完全,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分子活动剧烈,更促进破乳剂和原油的充分混合,达到将水全部脱掉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化学脱水和物理脱水巧妙结合,实现了更好的脱水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4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