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3921.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5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闻伟敬;冯贵龙;冯杰;任珍;付圆伟;张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B5/03 |
代理公司: | 14101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管体 测压管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本实用新型 单向活瓣 旋钮套筒 导流块 颅压 旋钮 医疗器械技术 冲洗装置 实时监控 实时检测 导流槽 固定盘 适配性 并发症 测压 外壁 癫痫 冲洗 出血 器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容易出现的难以实时检测颅压等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调节旋钮套筒、调节旋钮和单向测压管:调节旋钮套筒上设置有三个引流接口,调节旋钮包括T形旋钮、导流块和固定盘,导流块中设置有T字形导流槽,单向测压管包括管体和单向活瓣,管体的前端插入第三引流接口中,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单向活瓣设置于管体中并靠近第三引流接口一端。本实用新型可以术中实时监控颅压,根据测压管压力指导引流、冲洗速度,避免发生气颅、出血、癫痫等并发症,设计简单,造价低廉,与现有器材及手术适配性好,利于临床推广应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及小儿患者。对于有症状的血肿,临床上常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血肿清除,使受压的脑组织膨起复位。此外,有文献报道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亦可替代钻孔引流术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清除。上述两种引流术均需在置管后对血肿进行引流,并使用生理盐水等液体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至引流液基本澄清后连接引流袋或脑室引流装置。
目前,临床上通常在置管后打开引流管外口,观察血肿引流情况明确引流管位置,并通过调整引流管外口高度了解颅压情况,随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直接抽取生理盐水等冲洗液连接至引流管外口,对血肿腔内积血反复进行缓慢冲洗置换。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置管后直接打开引流管外口,可因颅压过高导致血肿腔内液体(积血、积液等)迅速涌出,颅内压急剧变化,产生新的出血、脑组织移位、诱发癫痫、甚至形成脑疝;2.冲洗过程无法保证颅压波动平稳;3.冲洗置换速度难以控制,过快可导致出血、癫痫、脑组织移位等并发症,过慢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感染风险;4.冲洗过程中及结束后可因颅内压过低,造成气颅等并发症。
另外,国内目前尚无颅内血肿相关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可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公告号为CN 2745594Y的实用新型可对血肿腔进行持续冲洗,但不能确保颅压基本维持在合理范围;公告号为CN 104436418A 和CN 108113732A的发明专利分别提出了一种可测颅压的颅内血肿引流管及颅内血肿穿刺引流装置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设计复杂,造价昂贵,与现有手术器材适配度低,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可在术中实时反应颅内压波动情况,指导引流、冲洗速度,避免发生气颅、出血、癫痫等并发症,属于一次性医疗装置,与现有器材及手术适配性好,设计简单,造价低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它包括调节旋钮套筒、调节旋钮和单向测压管,所述调节旋钮套筒的3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侧引流接口,调节旋钮套筒的9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侧引流接口,调节旋钮套筒的12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引流接口;
所述调节旋钮包括T形旋钮、导流块和固定盘,导流块安装于调节旋钮套筒中,导流块在调节旋钮套筒中绕导流块的轴线方向作旋转运动,在导流块中设置有T字形导流槽,旋转导流块使T字形导流槽分别与第一侧引流接口或者第二侧引流接口或者第三引流接口导通;所述T形旋钮设置于导流块的上端面上,并且T形旋钮与T字形导流槽的垂直投影位置相互重合;所述固定盘设置于导流块的下端面上,并且固定盘的直径不小于调节旋钮套筒的外径;
所述单向测压管包括管体和单向活瓣,管体的前端插入第三引流接口中,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单向活瓣设置于管体中并靠近第三引流接口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3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肛门插管
- 下一篇:一种注水式尿道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