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微粒吸隔声声屏障屏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3362.5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钱伟鑫;汤德笑;朱永国;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51231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敏杰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支撑板 吸声板 声屏障 敷设 凸起 本实用新型 凹凸结构 冲击载荷 吸收冲击 屏体 变形 垂直 屏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微粒吸隔声声屏障屏体,包括声屏障框架,声屏障框架上设置有垂直声屏障框架底部的穿孔支撑板,穿孔支撑板上敷设微粒吸声板,穿孔支撑板为凹凸结构,凸起的一面敷设微粒吸声板,将微粒吸声板敷设在穿孔支撑板上,在冲击载荷作用时,依靠微粒吸声板本身的强度和穿孔支撑板上的凸起变形来共同吸收冲击载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式微粒吸隔声声屏障屏体。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越加严重。为了抑制交通噪声的影响,往往采用声屏障技术来克服或降低交通噪声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传统的声屏障采用超细玻璃棉作为吸声材料,由于这种纤维吸声材料在的户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吸水而造成声学性能下降,同时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容易粉化,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被微粒吸声材料逐步替代。
与纤维吸声材料相比,微粒吸声材料具有声学性能稳定,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是,这种微粒吸声材料存在抗冲击性能不足,在生产、搬运、安装过程中容易脆裂。公路声屏障微粒吸声板抗冲击的要求是:在30J的冲击下不能有裂纹。公路微粒吸声材料声屏障一般采用钢制框架作为声屏障的隔声层和骨架,将微粒吸声板粘接成声屏障的面板。为了提高微粒吸声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一般采用增加微粒吸声板的厚度或采用添加加强筋等措施。而在实际使用中,增加微粒吸声板的厚度会增加声屏障的重量,同时会大幅度增加制作成本,在实际中很难推广。同时,在生产、搬运、安装过程中微粒吸声板边角碰坏现象也无法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微粒吸隔声声屏障屏体,在微粒吸声板厚度不增加的前提下,能满足30J冲击载荷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微粒吸隔声声屏障屏体,包括声屏障框架,声屏障框架上设置有垂直声屏障框架底部的穿孔支撑板,穿孔支撑板上敷设微粒吸声板,穿孔支撑板为凹凸结构,凸起的一面敷设微粒吸声板,将微粒吸声板敷设在穿孔支撑板上,在冲击载荷作用时,依靠微粒吸声板本身的强度和穿孔支撑板上的凸起变形来共同吸收冲击载荷。
进一步地,声屏障框架采用金属制成,保证了声屏障框架具有足够的刚性。
进一步地,声屏障框架的侧面与微粒吸声板的顶部接触的部分采用折弯结构,增强了微粒吸声板边角的强度,同时也利于提高微粒吸声板与穿孔支撑板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地,在声屏障框架一个侧面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凸起,另一个侧面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穿孔支撑板、微粒吸声板连接的凸起,穿孔支撑板、微粒吸声板上设置有与该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加强了声屏障框架与穿孔支撑板、微粒吸声板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地,在声屏障框架上微粒吸声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中间支撑板,中间支撑板呈U形,用于提高穿孔支撑板的刚性,中间支撑板与穿孔支撑板、声屏障框架形成共振空腔。
进一步地,穿孔支撑板为镀锌板或不锈钢板制成,厚度为0.8-1.2mm,保证穿孔支撑板具有足够的刚性,穿孔支撑板上凸起的面积大于穿孔支撑板面积的25%,保证通过穿孔支撑板上凸起的变形能够吸收足够的冲剂载荷。
进一步地,微粒吸声板与声屏障框架上的穿孔支撑板一体成型,增强微粒吸声板与穿孔支撑板的结合强度,同时使微粒吸声板、穿孔支撑板、声屏障框架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声屏障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穿孔支撑板上敷设微粒吸声板,穿孔支撑板为凹凸结构,凸起的一面敷设微粒吸声板,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微粒吸声板的强度。
(2)将声屏障框架的顶部折弯,增强了微粒吸声板和穿孔支撑板的结合强度,避免了运输、安装过程中微粒吸声板脆裂的情况。
(3)的强度是依靠包裹在微粒外的一层粘接剂膜,并在微粒相互挤压时形成的结合力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3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季节道路交叉路口防车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通反光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