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氧化导电纤维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3611.2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8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露;李英才;胡艳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智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00 | 分类号: | D03D1/00;D03D15/00;D04B1/16;D04B21/00;D01F1/0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导电纤维布 发热体 抗氧化 微胶囊 本实用新型 导电纤维层 脱色 发热布 芯材 抗氧化性 不规则 间隔布 囊材 连通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氧化导电纤维布,涉及发热布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热布中发热体容易被氧化而脱色且发热体易脱落,该导电纤维布包括导电纤维层(2),导电纤维层(2)内规则或不规则地间隔布设有若干导电微胶囊(1),导电微胶囊(1)包括芯材(11)和包裹在芯材(11)外部的囊材(12),实现导电微胶囊(1)的抗氧化和相互之间的导电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有效防止脱色以及发热体不易脱落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氧化导电纤维布,包括导电微胶囊及导电纤维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镀银纤维制成的发热布有以下缺点:发热体容易被氧化,导致电阻变大和变色;发热体容易被洗掉导致电阻变大。
电子浆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环保、高效和节能特点,是制作电子元器件的关键材料,电子浆料主要由导电相、有机载体和粘结剂组成,其中导电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浆料的导电性能,并影响导电膜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组成的电子浆料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且微胶囊是防水的。应用微胶囊技术来改善现有技术发热布的缺点是个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热布中发热体容易被氧化而脱色且发热体易脱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氧化导电纤维布,包括导电纤维层,所述的导电纤维层内规则或不规则地间隔布设有若干导电微胶囊,所述的导电微胶囊包括芯材和包裹在芯材外部的囊材,实现所述的导电微胶囊的抗氧化和相互之间的导电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芯材为银纳米颗粒油墨。
所述的囊材包括包合壁材和渗透并露出在包合壁材内外表面内的碳材。
优选地,所述的包合壁材为环糊精。
优选地,所述的碳材为石墨或者石墨烯。
现有技术的镀银纤维,由于镀银层直接暴露在空气或者高温环境中,容易被氧化生成不导电的氧化银,造成发热布脱色。本实用新型采用微胶囊技术,将银离子包褒在囊材内有效地隔离了空气,最大程度地防止了被氧化,因而抗氧化能力增强,有效防止脱色,同时由于微胶囊的囊材内渗杂有具有导电性能的石墨或者石墨烯,可让微胶囊腔体内的银离子与石墨或者石墨烯接触,实现银离子之间的导电连通,且包褒微胶囊的导电纤维起到连接导电连通各个微胶囊的作用。
由于发热体微胶囊与导电纤维是通过纺丝的方法纺丝为一体,因此,在清洗过程中不容易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有效防止脱色以及发热体不易脱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小单位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导电微胶囊规律间距设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导电微胶囊不规律间距设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示出了抗氧化导电纤维布最小单位结构剖面,包括导电纤维层2,导电纤维层2内规则或不规则地间隔布设有若干导电微胶囊1,导电微胶囊1包括芯材11和包裹在芯材11外部的囊材12,采用银纳米颗粒油墨作为芯材11,囊材12由包合壁材和渗透并露出包合壁材内外表面内的碳材组成,其中采用环糊精作为包合壁材,采用石墨或者石墨烯作为碳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智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智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3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多臂织机连杆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面耐磨条纹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