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透镜及液晶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4037.4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0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华液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展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2 | 代理人: | 屠长存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电极 透明基板 电位 液晶透镜 同心 液晶层 环形透明电极 液晶眼镜 电连接 透明电极板 参考电位 相对设置 透明 同心的 引线段 分压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液晶透镜和液晶眼镜。该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多个同心透明电极,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朝向液晶层的一侧,其中最内侧透明电极为圆形或环形,其它透明电极为与最内侧透明电极同心的环形透明电极;多个分压引线段,分别与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中的两个透明电极电连接,使得当最内侧透明电极和最外侧环形透明电极分别处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时,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中的其它同心透明电极分别处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的多个不同电位;以及片状透明电极板,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朝向液晶层的一侧,电连接到参考电位。由此,可以方便地实现液晶透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液晶透镜和使用该液晶透镜的液晶眼镜。
背景技术
液晶透镜自1979日本科学家Sato最早提出后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液晶透镜理论。主流技术是利用环形电极形成递变的环形梯度电场,改变液晶层内折射率空间分布,使进入透镜的光汇聚于理论的焦点处。液晶透镜,理论上具有焦距可调,厚度薄,可控变焦、易于集成、响应时间快等优点。液晶透镜聚焦与变焦的控制主要取决于环形电极的分布状态及环形电极上电压的控制。当环形电极数量较多时对每条环形电极分别独立进行控制变得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容易实现的液晶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透镜和液晶眼镜。该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多个同心透明电极,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朝向液晶层的一侧,其中最内侧透明电极为圆形或环形,其它透明电极为与最内侧透明电极同心的环形透明电极;多个分压引线段,分别与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中的两个透明电极电连接,使得当最内侧透明电极和最外侧环形透明电极分别处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时,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中的其它同心透明电极分别处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的多个不同电位;以及片状透明电极板,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朝向液晶层的一侧,电连接到参考电位。
优选地,多个分压引线段中的每一个的电阻值被设置为,当相对于片状透明电极板,最内侧透明电极和最外侧环形透明电极分别处于预定范围内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时,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中的其它同心透明电极分别处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的多个不同电位,使得液晶透镜具有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对应的焦距。
优选地,对于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中的每一个,整个透明电极处于基本上相同的电位。
优选地,多个分压引线段沿多个环形透明电极的半径方向排列。
可选地,多个分压引线段与同心透明电极设置于同一层,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同心透明电极之间。
可选地,该液晶透镜还包括:与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之间夹着绝缘介质的分压引线,分压引线从最内侧透明电极对应的位置延伸到最外侧透明电极对应的位置,并且通过多个通孔分别电连接到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中的每一个。分压引线上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多个引线段为多个分压引线段。
可选地,设置有多个并联的分压引线;并且/或者分压引线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与多个同心透明电极之间。
可选地,该液晶透镜还包括:
第一电极端子,位于最外侧环形透明电极外侧,并且电连接到最内侧透明电极;以及/或者
第二电极端子,位于最外侧环形透明电极外侧,并且电连接到最外侧环形透明电极;以及/或者
参考电位端子,电连接到片状透明电极板。
可选地,该液晶透镜还包括:
第一电位调整装置,用于调整第一电极端子的电位;以及/或者
第二电位调整装置,用于调整第二电极端子的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华液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华液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4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缘过渡面强化的液晶显示屏
- 下一篇:宽视角的WTN型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