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缓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2735.0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5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晖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A62B1/18 |
代理公司: | 33297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刚 |
地址: | 3153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圈 右侧板 左侧板 缓降 制动结构 齿轮 绳索 本实用新型 固定柱 导索 啮合 结构安装 确保安全 使用寿命 主轴安装 缓降器 中心处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缓降器。它包括左侧板、右侧板、齿轮圈、主轴、齿轮制动结构和离心缓降结构,齿轮圈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固定有若干固定柱,固定柱均匀分布在齿轮圈的外侧,主轴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且置于齿轮圈的中心处,离心缓降结构安装在主轴上且齿轮圈的内部,离心缓降结构与齿轮圈的内部相接触,齿轮制动结构安装在主轴上,齿轮制动结构与齿轮圈相啮合,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有导索结构,齿轮圈的外侧面上设有绳索,绳索的一端固定在齿轮圈上,绳索的另一端穿过导索结构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稳定性,确保安全可靠性,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缓降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逃生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缓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高层逃生设备、高层逃生装置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逃生器是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是当楼房等高层建筑突发火灾等事件时被困者迅速脱险的最佳选择。使用逃生器,被困人员可迅速脱离险境,无需借助外援。高楼逃生器是专门为高楼层建筑物所设计的紧急逃生设备,当发生灾难导致所有逃生出口堵塞时,高楼逃生器能立即提供一条安全逃生办法。
高层逃生装置属于自救装置,当楼房等高层建筑突发火灾等事件时,其可有效帮助处于高层的被困者(逃生人员)迅速脱险。现有技术中的高层逃生装置种类较多,不过,目前的高层逃生装置,在降落速度的自动调节、降落过程的稳定性、全过程中的安全性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且安全可靠的自动缓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缓降器,包括左侧板、右侧板、齿轮圈、主轴、齿轮制动结构和离心缓降结构,所述的齿轮圈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固定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均匀分布在齿轮圈的外侧,所述的主轴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且置于齿轮圈的中心处,所述的离心缓降结构安装在主轴上且齿轮圈的内部,所述的离心缓降结构与齿轮圈的内部相接触,所述的齿轮制动结构安装在主轴上,所述的齿轮制动结构与齿轮圈相啮合,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有导索结构,所述齿轮圈的外侧面上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在齿轮圈上,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穿过导索结构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
使用时,只需要把绳索的一端固定在建筑物或者可承重的物体上,操作人员带着该自动缓降器进行逃生即可,具体为:该自动缓降器受到操作人员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该自动缓降器向下运动,绳索伸长的同时带动齿轮圈的转动,齿轮圈的转动带动主轴上的齿轮制动结构转动,而齿轮制动结构的转动使得主轴跟着转动,与此同时离心缓降结构发生作用,如果操作人员的下降速度过快,那么齿轮圈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越大,导致离心缓降结构起到的缓降作用越大,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实现缓慢下降,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降落时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确保逃生时的安全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间设有轴承座,所述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齿轮圈的左右两端面上均设有垫圈,所述的齿轮圈与垫圈固定连接,所述垫圈的内径小于齿轮圈的内径,所述垫圈的外径大于齿轮圈的外径,所述的绳索置于齿轮圈的外侧面上且限位在两个垫圈之间。通过垫圈的设计,一方面能够防止齿轮圈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发生摩擦而导致齿轮圈的损坏,另一方面能够将绳索限位在两个垫圈之间,防止绳索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发生摩擦导致绳索的牢固程度降低,提高了绳索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齿轮圈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在固定柱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均匀分布在垫圈的外侧,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边缘上设有若干腰型孔,所述的腰型孔内设有绑带。通过腰型孔和绑带的设计,能够方便将该自动缓降器绑缚在操作人员的身上,确保绑缚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方便了该自动缓降器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晖,未经张爱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2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层逃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管状逃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