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座椅用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列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1676.9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4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生;万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嘉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惠磊 |
地址: | 27403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座椅 气动弹簧 靠背 底架 扶手 调节装置 转轴 安装孔 开关端 本实用新型 插入安装 横向固定 靠背安装 使用寿命 装配状态 伸缩端 枢接件 翻转 匹配 转动 驱动 延伸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座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座椅用调节装置,包括底架、多个扶手和设置于底架一侧的至少两个靠背;多个扶手间隔地固定安装在底架上,靠背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扶手之间,扶手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靠背朝下延伸出安装部,安装部开设有与第一转轴相匹配的安装孔,在装配状态下,第一转轴插入安装孔中,以使靠背可绕安装孔的轴线翻转;安装部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靠背绕枢接件转动的气动弹簧,气动弹簧的伸缩端与安装部固定连接,气动弹簧的开关端安装在底架上,气动弹簧的开关端设置有用于启动或停止气动弹簧工作的控制机构,本申请的调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另外还提供一种列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座椅用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列车座椅。
背景技术
高铁运营方根据不同旅客的需求,把高铁分坐席分为二等座、一等座、商务座三种。
现有的二等座座椅,为了便于不同体格的旅客对自己的座椅进行舒适的调整,座椅都是设置一个调节装置来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度,现有的座椅调节装置结构十分复杂,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例如传动结构复杂、使用寿命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的列车座椅用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列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列车座椅用调节装置,包括底架、多个扶手和设置于底架一侧的至少两个靠背;多个扶手间隔地固定安装在底架上,靠背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扶手之间,扶手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靠背朝下延伸出安装部,安装部开设有与第一转轴相匹配的安装孔,在装配状态下,第一转轴插入安装孔中,以使靠背可绕安装孔的轴线翻转;安装部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靠背转动的气动弹簧,气动弹簧的伸缩端与安装部固定连接,气动弹簧的开关端安装在底架上,气动弹簧的开关端设置有用于启动或停止气动弹簧工作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设置在扶手的顶端部。
其中,控制机构还包括控制座、压板和钢丝绳,控制座固定安装在底架上,气动弹簧的开关端固定安装在控制座内,压板通过扭簧可转动地安装在控制座内,钢丝绳的一端部与压板固接,另一端部与控制开关固接,在靠背锁紧状态下,扭簧驱使压板远离气动弹簧的开关端。
其中,还包括用于限制靠背翻转角度的限位机构。
其中,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轴和开设在安装部的背面的限位槽,限位轴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端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扶手开设有与限位轴相匹配的限位孔,在装配状态下,限位轴插入限位孔中并固定。
其中,底架还固定安装有与各个靠背对应的坐板。
其中,各个靠背的顶端部均设置有与靠背平行的挂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列车座椅,列车座椅本体安装有上述的列车座椅用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列车座椅用调节装置的工作过程,旅客启动控制机构的控制开关,控制机构启动气动弹簧的开关端,从而使气动弹簧的伸缩端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此时,旅客可以根据其自身的需求,对靠背进行翻转,靠背会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进行翻转,调整完毕后,旅客松开控制机构的开关,从而使控制机构停止对气动弹簧的控制,从而气动弹簧恢复到原来的锁紧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传动结构简单,能够顺畅地供使用者对靠背进行调节,气动弹簧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传动效果好的特点,故本申请的调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申请的列车座椅,与现有技术相比,列车座椅的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旅客能够更为方便地去调节列车座椅的靠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嘉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嘉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1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