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丝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1601.0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中;窦兆禹;石林;赵天光;侯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卡佩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3K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丝 报警电路 隔离电路 检测装置 接近开关 开关电路 机器人控制器 输入端连接 输出端 接近开关检测 劳动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 机器人本体 报警信号 实时检测 焊缝 操作工 导电嘴 减小 工作量 打磨 输出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丝检测装置,包括环形接近开关、隔离电路、开关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环形接近开关与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机器人控制器连接,所述环形接近开关还与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电路连接。本焊丝检测装置能够对焊丝进行实时检测,在环形接近开关检测到焊丝无输出时,通过机器人控制器关闭机器人本体,并通过报警电路发出报警信号,减小操作工更换导电嘴或打磨焊缝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焊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焊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国的汽车、高铁、摩托车、机械、化工、火电、医疗设备、家具、家用电器及零部件焊接生产中,大多数企业采用了机器人焊接,主要设备由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器、焊接工装工位及夹具、焊接电源、机器人送丝机、烟尘净化器、清枪站及机器人焊枪等组成,焊丝一般都被缠绕在焊丝盘上,然后安装在机器人底座的送丝盘固定架上的焊丝盘盒内,焊丝从焊丝盘经导丝管和送丝机的送丝轮传动输送到机器人焊枪导电嘴处加热熔化到熔池中。
在实际的焊接应用中,由于焊丝盘是个密闭的容器,以及工作站距离操作工也较远,且一个操作工可能要看管多个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由于机器人工作的安全围栏工位内的机械很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机器人工作时的安全围栏工位内一般是不允许操作工入内巡视工作的,操作工看不见焊丝盘中焊丝的剩余量,而焊丝盘中的焊丝会不断减小直至用完,如果机器人送丝机没有焊丝传送到焊枪导电嘴处,而焊接电源仍在输出能量维持电弧燃烧阶段,会造成电弧回烧导电嘴或在焊缝中产生焊接缺陷,这时操作工就需要更换导电嘴或打磨焊缝,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焊接成本,还会增加不合格品的比例,影响产品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丝检测装置,在焊丝无输出时及时关闭机器人本体,并进行报警提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丝检测装置,包括环形接近开关、隔离电路、开关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环形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是否有焊丝通过,所述环形接近开关与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机器人控制器连接,所述环形接近开关还与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电路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限流电阻R1,所述限流电阻R1的一端与环形接近开关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隔离电路的输入端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耦U1,光耦U1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经一电阻R2与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机器人控制器DO端连接,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经一电阻R3与机器人控制器DI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LS,三极管Q1的基极经一电阻R6与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蜂鸣器LS的正极连接,蜂鸣器LS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4与24V直流电源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限压电阻R5,所述限压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限压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所述环形接近开关包括开关控制回路、PNP型三极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阻R7,三极管Q2的基极与开关控制回路连接,开关控制回路还与24V直流电源连接,开关控制回路还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24V直流电源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7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与环形接近开关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卡佩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卡佩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1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用气体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共线生产后纵梁封板弧焊的机器人站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