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雨污水管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0902.1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2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旭;郭家怡;陈天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闫飞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池 本实用新型 一级过滤层 雨污水管道 二级过滤 过滤间隙 过滤装置 防堵 减小 后排 建筑技术领域 分级处理 固体垃圾 管道堵塞 过渡水管 过滤净化 沉淀池 可循环 清淤 工作量 污水 源头 环保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雨污水管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系统包括通过过渡水管连接的沉淀池和过滤池;过滤池内安装过滤装置,进入过滤池的水经过滤装置过滤净化后排出;过滤装置包括相连通的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一级过滤层的过滤间隙大于二级过滤层的过滤间隙,进入过滤池的水依次经过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后排出过滤池。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级处理雨污水的原理,能够从源头上控制进入雨污水管道固体垃圾的数量,进而减小管道堵塞的可能性,且具有环保、可循环利用、减小清淤工作量、易于维护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堵雨污水管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功能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及道路面积迅速增长,城市非透水地面面积也相应增加,造成了城市总径流系数增大,雨水径流洪峰流量剧增。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雨水管道施工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雨水管的堵塞已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现阶段,雨污水管道堵塞现象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雨污水管道堵塞会给人们出行带来困难,且管道堵塞后,遍地的污水就让人难以忍受,同时污染了环境,滋生了细菌和病毒,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究其主要原因,每逢下雨天,雨水冲刷路面,携带各种固体杂物,一并流入排水管道,在水流过程中固体因重力作用沉积下来,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清理,长此以往便会将排水管道堵塞,导致其过水断面减小,过水能力降低,更有甚者堵塞整个排水管道断面,使之排水系统丧失功能,造成逢雨必堵的状况。
目前城市排水管道清淤方法主要是水力冲洗及人力疏通等常用方法,以“抓、冲、吸”的方法清通排水管道。尽管如此,城市排水管道管路众多和处于地下空间狭隘等原因,清理工作十分困难,清淤频率不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清淤难又易堵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城市排水一直比较关注,现有技术中也有多种改善城市排水的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419229.9,公开日为:2015年12月9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下水口过滤装置,涉及下水道的下水口过滤装置领域,包括开设有排水孔的井盖、固定设置在下水口边沿上供井盖嵌入放置的井盖座、设置在井盖下的外过滤筐和嵌设在外过滤筐内的内过滤筐,所述外过滤筐和内过滤筐的侧壁和底面上均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外过滤筐上的过滤孔开设有在侧壁的上部,其下部一段没有开设过滤孔形成可储细小物质的容置腔,所述外过滤筐内的底面上铺设有一层海绵,该过滤装置的内过滤筐同样可用于过滤树叶、塑料袋、石子等较大的物质,而外过滤筐能够将一些细小的物质沉淀在容置腔内,水渗透海绵从外过滤筐的底面过滤孔排出,这样就可实现过滤掉细砂等细小的物质。该方案通过内外过滤筐的组合,内过滤筐可用于过滤树叶、塑料袋、石子等较大的物质,而外过滤筐内底面上铺设有一层海绵,水渗透海绵从外过滤筐的底面过滤孔排出,可实现过滤掉细砂等细小的物质,但是其过滤除杂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发生过滤筐堵塞,需要频繁疏通,且无法预知合适的疏通时间,对于城市大面积使用来说,将非常麻烦。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390344.9,公开日为:2017年6月27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溢流池、格栅池、蓄水池及过滤消毒装置;所述蓄水池内填充有PP雨水模块并设置有排污井、反冲洗管和提升井,所述排污井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至市政排污管的排污泵,所述提升井的底部设置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出水端经反冲洗控制阀连接至反冲洗管,所述提升泵的出水端还经回用控制阀连接至过滤消毒装置的进水端;所述过滤消毒装置的出水端与回用管连接,排污端与市政排污管连接。该方案采用多级沉淀、分级过滤,对排入市政管道前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具有排污、反冲洗功能,但是其结构负责,建造成本高、使用空间大,并不适用于市政排水系统大范围使用,而是适用于一些较大污染源处单独安装,对污水处理后再排入现有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内。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0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