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生物基磺酸盐的肥料及其在固沙改良土壤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425947.6 申请日: 2019-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3121288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6
发明(设计)人: 尹应武;周涵韬;曹兵;保雄伟;刘小舟;孙瑞;魏嘉成;师雪琴;张议丹;张峰举;张萍;程东海;张海双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宁夏大学
主分类号: C05G3/80 分类号: C05G3/80;A01B79/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5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生物 基磺酸盐 肥料 及其 固沙 改良 土壤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生物基磺酸盐的肥料及其在固沙改良土壤中的应用,所述肥料为包含生物基磺酸盐的固沙改良土壤肥料,其包含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和无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和无机肥的重量比为1∶0.1‑1000,所述无机肥为大量元素肥、过磷酸钙、磷矿粉或矿物质肥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和无机肥以一定的配比制备的固沙改良土壤肥料对盐碱地和沙土地的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抵抗盐碱地和沙地的不良环境,提高植物对环境的耐受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产品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生物基磺酸盐的肥料及其在固沙改良土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荒漠化是当前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之一,目前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动植物天绝、洪涝、温室效应是全球的六大生态问题,荒漠化居于位首,被称为“地球癌症”,成为了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灾难。

可替代化石类能源和资源的绿色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农林业固体废弃物是最值得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包括生态系统中全部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废弃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残留物、林业残留和加工剩余物、禽畜粪便资源、城市有机废弃物等。中国近年来废弃的农作物秸秆日益增加,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秸秆资源主要以稻秸、麦秸和玉米秸为主,约占秸秆总资源量的76.70%。作物秸秆是一种来源广泛的生物质资源库,但一直存在秸秆利用率低,缺乏高效利用技术,秸秆直接还田也由于其不溶性、难降解,植物利用度低,肥效差,秸秆焚烧严重污染环境。

牧草、沙柳、柠条是荒坡、沙漠、盐碱地的生态恢复的优势植物,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是其主要成分,柠条还含有20%左右的蛋白。资源利用率只有2%左右。加工规模小,人工、物流成本高,缺乏经济动力。生物质资源分散,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全价利用技术及集成创新。

现有技术中,应用生物材料制备生物基磺酸、生物基硫酸单酯、生物基磺酸盐和生物基硫酸单酯盐等生物基磺酸类物质的工艺已经能够量产,并且开始应用于土壤改良当中。

目前研究表明,将秸秆磺酸盐肥料用水溶解喷洒到沙漠表面不但可立即形成具有很好抗风能力的沙漠结皮,而且具有节水保水、抗紫外老化和抗冻融性能等多种功能,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促进固氮、释磷、释钾和生防等各种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丰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可进行低成本沙漠和盐碱地修复及土壤调理,有效维持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在沙漠上喷洒以生物基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多功能肥料种植高丹草和苏丹草获得高产栽培结果表明,以生物基磺酸盐为主要功能成分的沙漠修复剂比传统的草方格和换土及其它沙漠治理方法更简单经济、应用效果显著,在荒漠治理、土壤调理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为了获得更具有针对性的土壤改良产品,本发明对生物基磺酸类物质进行深入利用,开发出具有效果更加优异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生物基磺酸盐的固沙改良土壤肥料,所述固沙改良土壤肥料包含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和无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和无机肥的重量比为1∶0.1-1000,所述无机肥为大量元素肥、过磷酸钙、磷矿粉或矿物质肥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上述固沙改良土壤肥料中,所述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和无机肥的重量比为1∶1-100,优选的,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和无机肥的重量比为1∶1-10。

优选的,上述固沙改良土壤肥料中,所述固沙改良土壤肥料由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和无机肥组成。

优选的,上述固沙改良土壤肥料中,所述生物基磺酸类物质为生物基磺酸、生物基硫酸单酯、生物基磺酸盐和生物基硫酸单酯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上述固沙改良土壤肥料中,所述生物基磺酸类物质制备所用的生物材料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腐殖酸、甲壳素或甲壳素衍生物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宁夏大学,未经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5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