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玻璃仪器用清洁剂及其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0146.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余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检捷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83 | 分类号: | C11D1/83;C11D3/20;C11D3/22;C11D3/60;B08B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刘兴华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玻璃仪器 清洁剂 及其 清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玻璃仪器用清洁剂,属于清洁领域。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所述组分A,包括:亲水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甘油、异丙醇;所述组分B,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亲油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油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黏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甘油、海藻磷酸钠、异丙醇;其中,组分A与组分B分别包装,在使用时按照预定比例混合。本发明通过将清洗剂分为组分A和组分B,根据不同类型的油酯污物所需的HLB值,合理配比,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通过控制加水的速率,在清洁剂的作用下,包裹油相污渍形成胶束,形成水溶性乳液,达到清洗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损伤玻璃仪器、经济成本较高、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洁领域,尤其是一种实验室玻璃仪器用清洁剂及其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玻璃仪器中常常因为不同的化学实验的不同而导致玻璃仪器中粘结有污迹。当玻璃仪器中内包含有未清洗干净的污渍时,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玻璃仪器需要始终保持干燥洁净,每次实验前要检查是否洁净,实验后要及时清洗、晾干。尤其是有机合成实验,由于脂肪烃、脂肪酸、脂肪醇、硅油、油脂类、蜡类和芳香衍生物等有机物均不溶于水,遇水凝固形成胶状,难以清洗,尤其是一些倒“八”字型的玻璃仪器,例如烧瓶、锥形瓶等,更是加大其清洗难度,若采用传统的清洁剂清洗根本达到不到清洗的效果。
目前实验室,在清洗油相污渍时,一般采用碱洗和溶剂清洗的方法,碱洗法即在玻璃仪器中加入高浓度的碱液,浸泡一段时间,使得有机物失活,达到软化、松动、乳化的目的;但是高浓度的碱液会与玻璃发生反应,导致玻璃内壁出现大量刮痕,若长期使用该法进行清洗,同时玻璃仪器的玻璃强度会大大降低,易脆性增强。溶剂清洗法即通过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溶解油相污渍,达到清洗目的,但是这样对有机溶剂的消耗量较大,且后期溶剂回收成本较高,从经济的角度看,其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实验室玻璃仪器用清洁剂及其清洗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玻璃仪器用清洁剂,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
其中,所述组分A,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亲水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9份、甘油1~5份、异丙醇0~5份。
所述组分B,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亲油性离子表面活性剂6~9份、亲油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4份、降黏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份、甘油1~52份、海藻磷酸钠0~5份、异丙醇0~5份。
其中,组分A与组分B分别包装,在使用时按照预定比例混合。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实验室玻璃仪器用清洁剂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其中所述组分A,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8~9份、甘油1~2份、异丙醇2~3份;所述组分B,以重量份数计,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8~9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2份、海藻磷酸钠1~2份、甘油1~2份、丙醇2~3份;组分A与组分B分别包装,在使用时按照预定比例混合。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组分A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3,组分B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6~17。
另一方面,基于上述实验室玻璃仪器用清洁剂的清洗方法,应用于油相污渍的清洗,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清洗的玻璃仪器静置放置30min,将玻璃仪器中残留的油相污渍最大程度上聚集至玻璃仪器的底部;
步骤二、根据待清洗玻璃容器中的油相污渍主要成分所需HLB值,计算组分A与组分B的配比,并混合均匀制成清洗剂;
步骤三,将混合后的清洁剂,按照清洁剂与油相污渍为1:(1~3)的比例加入玻璃仪器中,搅拌2~5min,然后继续搅拌,并使用滴管缓慢的加入40~60℃热水,然后至热水充满整个玻璃仪器的2/3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检捷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检捷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1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