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导向装置的下车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7616.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虎;周欢;徐力;苏利杰;胡跃明;宋少波;刘伟;陈治国;候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10 | 分类号: | B66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安磊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导向 装置 车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导向装置的下车架。该下车架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纵梁、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每个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的两端均相对设置有第一导板,每个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的两个第一导板沿横向设置;每个第一横梁上均还设置有第二导板,两个第一横梁上的第二导板沿纵向相对设置,第二导板和第一横梁可翻转连接;第三导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导板相对设置在纵梁的两端,两个第三导板的导向面相对设置,第三导板可沿纵梁的长度方向伸缩。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二导板的翻转以及第三导板的伸缩,可适应不同规格的集装箱同下车架的装配,方便快捷,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向装置的下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港口集疏体系主要依靠公路完成(公路占比高达84%),公路运输环境污染大、运输成本高,特别是对集装箱港口最后一公里的设施衔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首要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新兴了一种应用于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空中轨道运输设备,空中轨道运输线路可能跨越公路、河流、厂区等,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集装箱运输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着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空中轨道运输设备通过地面顶升设备将集装箱顶升,以和集装箱空中轨道运输设备的车体连接,此种操作方式需要保证集装箱和车体的对中性,不能迅速完成集装箱在车体上的装载,据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新的集装箱装载方案,其包括可分离的上下车架和下车架,上下车架固定在集装箱空中轨道运输设备的车体上,下车架位于上下车架的下方,二者通过绳索连接,通过控制绳索可将下车架下放,待下车架和集装箱装配完成后,再通过控制绳索将下车架上升,并使下车架和上车架锁定,即可通过集装箱空中轨道运输设备将集装箱运输。但如何快速实现下车架和不同规格的集装箱装配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导向装置的下车架,以快速实现下车架和不同规格的集装箱装配。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有导向装置的下车架,所述下车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纵梁、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以及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第一横梁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也相对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纵梁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第一导板,每个所述第一横梁以及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均相对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板,每个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板沿横向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板的导向面相对设置;
第二导板,每个所述第一横梁上均还设置有第二导板,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上的第二导板沿纵向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上的第二导板的导向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板和所述第一横梁可翻转连接;
第三导板,所述第三导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导板相对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三导板的导向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导板可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板、所述第二导板以及所述第三导板的导向面均为斜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横梁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导板,每个所述第一横梁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板分别位于所述纵梁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板通过翻转组件和所述第一横梁可翻转连接,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本体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可沿横向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传感器的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化粪池内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