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舌侧保持器及其固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2599.9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兰;郭园;尹春;兰仙城;曾庆文;冼志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佛冠义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6 | 代理人: | 廖紫兰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及其 固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舌侧保持器,包括本体和连接杆,本体为多个,相邻本体通过连接杆连接,本体与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本体通过连接杆连接后呈弓形排列,本体的一侧与牙齿的内侧紧贴。舌侧保持器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转移装置与连接杆固定;S2、通过转移装置将固定后的舌侧保持器转移至口腔内;S3、将舌侧保持器与相应牙齿对应,本体的一侧贴紧在牙齿上;S4、本体固定后,将转移装置与连接杆相分离,并移出口腔。本体与连接杆一体成型,可以方便整体的加工,简化制作过程,从而有效维持了矫正后牙齿的牙弓形态;采用上述操作步骤实现舌侧保持器的取放与固定,可以大大的降低操作难度,且降低患者的配合度,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科正畸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舌侧保持器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当牙齿矫治完成后,为了能够良好维持矫正后的牙弓形态,还需要佩戴保持器来保持牙齿在牙槽骨上的新的位置,在牙列畸形不复发情况下,保持器不主动产生矫治力,而当牙列畸形有复发倾向时,保持器通过一定的刚性或者弹性来抵抗这种牙列移动倾向。但现有的粘贴式舌侧保持器在制作时,是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如麻花式舌侧保持器,在制作时,通过多股细丝缠绕编制而成,然后将中间的部分固定在麻花丝上,制作过程较为繁琐,且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使用不便。同时,保持器在粘贴在牙侧时,由于受到口腔内舌头、外侧唇部以及口腔内口腔液的影响,操作者不便粘贴,以及受口腔液的影响,影响粘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舌侧保持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舌侧保持器,包括本体和连接杆,本体为多个,相邻本体通过连接杆连接,本体与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本体通过连接杆连接后呈弓形排列,本体的一侧与牙齿的内侧紧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体与连接杆一体成型,可以方便整体的加工,简化制作过程,同时提高了连接杆与本体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整体性,从而有效维持了矫正后牙齿的牙弓形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的宽度小于相应牙齿的宽度,本体上端的宽度大于底端的宽度。由此,可以方便本体的成型制作,同时便于本体与牙齿的贴合,利于提高贴合的紧密性,达到相应的维持牙弓形态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杆与本体的中部连接。由此,可以保证连接杆与本体连接的稳固性,有效避免连接杆使用时发生断开,保持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中部的宽度小于相邻的连接杆的长度。由此,使得本体可以紧密贴紧在牙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中间的厚度大于周边的厚度。由此,可以保证本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可以保证本体的边缘也与牙齿贴合紧密,保证了本体粘贴的紧密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舌侧保持器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转移装置与连接杆固定;
S2、通过转移装置将固定后的舌侧保持器转移至口腔内;
S3、将舌侧保持器与相应牙齿对应,本体的一侧贴紧在牙齿上;
S4、本体固定后,将转移装置与连接杆相分离,并将转移装置移出口腔。
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移工具将舌侧保持器转移至口腔内,取代了现有的操作者直接用手取放舌侧保持器,由于舌侧保持器本身体积较小,因此直接用手取放不利于其在牙齿上的准确安装,且在安装时需要一只手保持握紧舌侧保持器,另一只手将舌侧保持器压紧在牙齿上,受到口腔内空间的限制,对操作者的要求非常高,对患者的配合度也要求很高,且常常容易出现粘贴不稳固的现象。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实现舌侧保持器的取放与固定,可以大大的降低操作难度,且降低患者的配合度,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佛冠义齿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佛冠义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5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鸣器的自动检测、编带装置
- 下一篇:可拆卸式散热转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