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控制器及其控制流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9717.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应盛荣;姜战;应悦;闻涛;周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324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量控制器及其控制流量的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流量通道、气液分离器、气体出口、液体出口以及间歇式进料控制器;物料经由第一进料口或所述第二进料口导入所述流量通道,进而导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间歇式进料控制器控制第一进料口的进料或者控制所述第二进料口的进料。该控制器应用领域广泛,能够应用于微通道反应系统、管道反应系统等;通过空气或惰性气体,简单又方便地控制强腐蚀性、高危险性液体物料的流量。或者,通过普通或常规液体,简单又方便地可以控制强腐蚀性、高危险性气体物料的流量;解决了物料流量难以控制的难题,扩大了微通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通道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流量控制器及其控制流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也是优势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清洁、环保、安全的化工工艺研发显得十分重要。微通道装置技术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化学合成的新技术。现在微通道装置技术吸引了众多学者开展深入的研究,形式多样的新型微反应器层出不穷,成为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作为一项新兴的反应技术,微通道装置相比常见的间歇式反应器无论从反应器本身、工艺研究还是放大生产等方面的优势都非常突出:1、良好的可操作性;2、结构保证安全;3、反应工艺条件精确控制;4、反应效率大大提高实现绿色生产工艺;5、轻松应对复杂化学反应;6、工艺条件快速筛选优化;7、小时工艺不需要中试可以直接放大;8、研发周期大幅缩减;9、连续化工艺方便自动化控制。
对传统化工装置而言,微通道装置是一项革命性的创新技术,为化工产业开启了崭新的高效精细化时代,为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微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当前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微通道装置被认为是21世纪化工产业的革命性技术。
但是,由于对微通道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用于工业化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微通道领域没有相应的控制阀用于调节物料的流量;例如市场上几乎没有尺寸小于DN2的自控阀门,在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工况,甚至难以采购尺寸小于DN6的自控阀门。目前,微通道只能实现简单的工艺过程,由于没有与之配套的流量控制器,只能通过物料输送泵的开启、关闭或计量来控制物料流量,局限性非常明显;并且,因为通道内的物料流量不可控,除了串联和并联,微通道很难组成复杂的工艺流程,完成复杂的化学工程;传统的电磁阀、电控阀、气动阀的规格尺寸都在DN3以上,不能用于微通道装置;即使用上了,也由于传统流量控制阀的体积庞大,与微通道装置不相适应。在传统流量控制器不能适用于微通道技术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对微通道反应物流量的精准控制就成为一个难题,使得微通道系统的工业化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流量控制器及其控制流量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通道中物料流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流量通道、气液分离器、气体出口、液体出口以及间歇式进料控制器;
所述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分别与所述流量通道连通,所述流量通道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物料经由第一进料口或所述第二进料口导入所述流量通道,进而导入所述气液分离器;
所述气体出口、液体出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
所述流量通道为用于物料流通的管道;
所述间歇式进料控制器控制第一进料口的进料或者控制所述第二进料口的进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间歇式进料控制器为一个,当需要的物料需要从第一进料口进入时,则间歇式进料口控制所述第二进料口的进料;当需要的物料需要从第二进料口进入时,则间歇式进料口控制所述第一进料口的进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