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7935.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铭;章雪峰;傅林峰;金成;杨俊杰;张豪;李武;解忠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工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E04B5/17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楼板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结构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底板搁置在两端的叠合梁或现浇梁上,所述预制底板设有搁置端钢筋,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覆盖所述预制底板和叠合梁或现浇梁的上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端钢筋为外伸底筋或不外伸底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设有预埋水电管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采用三角形桁架钢筋,沿楼板跨度方向布设,桁架钢筋下部两根钢筋与楼板所配底筋位于相同标高,最外侧钢筋距板侧边距离d不超过150mm,桁架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楼板跨度B,但桁架两端与预制楼板端面混凝土表面距离不超过10mm;桁架钢筋间距不超过80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楼板尺寸大小设置起吊点数,起吊点预埋件均与桁架钢筋相连接,在与跨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两端也设桁架钢筋,所述预制底板以桁架钢筋上弦钢筋下表面作为浇筑混凝土控制面,同时进行拉毛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间采用密拼方式,所述预制楼板的板间拼接缝上、下口作45°倒角处理,且成对使用,下部倒角大于上部倒角。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设有减重腔。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布设楼板间拼缝上的连接构造钢筋,连接构造钢筋直径取8~10mm,长度超过两侧桁架钢筋位置,间距取300mm,将所有构造钢筋与桁架钢筋的上弦钢筋相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叠合楼板预制底板底层钢筋进行配筋;
2)按水电管线预埋要求预埋水电管线,并固定;
3)设置桁架钢筋,在桁架钢筋上设置预制楼板起吊点;
4)浇底层混凝土,全面覆盖双向钢筋,放置空心位置的泡沫并固定,再次浇筑混凝土至板厚,板厚度取板底面至桁架钢筋上弦钢筋的下口,即桁架钢筋上弦筋不被覆盖;
5)养护、质检、待预制构件达到运输条件,做好连接件的保护后将构件运至施工现场;
6)周边叠合梁安装就位,叠合梁的叠合面要与预制楼板厚度相适应,按拼装方案起吊预制楼板,搁置于两端的叠合梁上,板与梁搁置面要求平整,且用密封条密封,防止现浇混凝土时漏浆,梁板中预埋的水电管线对接;
7)按配筋要求布置楼板面筋,面筋可以通长布置,也可仅跨梁布置负弯矩钢筋,且与对应的桁架钢筋上弦钢筋焊接或绑扎连接;
8)用高强度砂将填充板间拼接缝和板、梁间拼接缝;在拼接缝上口布置连接构造钢筋;
9)现浇楼板混凝土叠合层至设计厚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叠合楼板预制底板底层钢筋为两向配筋,且按预制单向板将两端搁置方向的钢筋置于下部;搁置端的钢筋根据梁大小分为不外伸和外伸两种,外伸长度不超过梁宽的一半,当梁宽小于300mm时不考虑外伸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工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工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9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屏蔽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敞开式电动插板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