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商用车完全自动驾驶的冗余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7561.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王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汽车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18 | 分类号: | B60T17/18;B60T13/68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种艳丽 |
地址: | 2665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商用 完全 自动 驾驶 冗余 制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商用车完全自动驾驶的冗余制动系统,属于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冗余控制模块、挂车控制阀、储气筒I、储气筒II、储气筒III、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CAN网络、第二CAN网络、前桥左制动气室、前桥右制动气室、后桥左行车气室、后桥右行车气室、后桥左弹簧驻车气室、后桥右弹簧驻车气室、前桥和后桥的各个车轮分别安装有2个轮速传感器;主控制模块和冗余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内部CAN网络进行通信;本发明从车辆感知、控制和执行全方面实现安全冗余,支持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制动安全需求,可广泛适用于商用车中的牵引车、载货卡车以及客车车型,如4X2,6X4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商用车完全自动驾驶的冗余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完全自动驾驶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最高形式,通过传感器感知、5G通信、人工智能决策等技术的协作,可以极大的提升道路安全。另一方面,以创造社会价值为主体的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燃油经济性以及优化社会资源等。因此,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迎来快速发展期。而车辆的制动系统作为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内容,是保证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前提技术。
对于商用车,业内现有的气压制动系统已经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实现响应外部发送的制动请求(比如自动驾驶控制器),实现自动刹车。但因为现有的电控制动系统并未针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冗余设计。所以当影响自动刹车功能的故障发生时,该自动刹车功能将失效,退出自动驾驶模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持商用车完全自动驾驶的冗余制动系统,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持商用车完全自动驾驶的冗余制动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冗余控制模块、储气筒I、储气筒II、储气筒III、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CAN网络、第二CAN网络、前桥左制动气室、前桥右制动气室、后桥左行车气室、后桥右行车气室、后桥左弹簧驻车气室、后桥右弹簧驻车气室、前桥和后桥的各个车轮分别安装有2个轮速传感器;
主控制模块和冗余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气路连接,主控制模块和冗余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内部CAN网络进行通信;
主控制模块与第一电源、第一CAN网络、前桥和后桥各个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主控制模块与储气筒II、前桥左制动气室、前桥右制动气室通过气路连接;
冗余控制模块与第二电源、第二CAN网络、前桥和后桥各个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冗余控制模块与储气筒I、后桥左行车气室、后桥右行车气室、后桥左弹簧驻车气室、后桥右弹簧驻车气室通过气路连接;
主控制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前桥施加行车气压制动,通过内部CAN网络通信和冗余控制模块对后桥施加行车气压制动;包括主控制器、前桥行车电磁阀和前桥行车备压阀;
主控制器,被配置为用于接收轮速传感器的信号、CAN网络通信信号以及对前桥行车电磁阀、前桥行车备压阀进行促动控制;
前桥行车电磁阀,被配置为用于对前桥左制动气室和前桥右制动气室进行独立控制,根据主控制器的促动控制,输出对应的控制气压;
前桥行车备压阀,被配置为用于当主控制模块失效时,冗余控制模块通过前桥行车备压阀控制前桥进行气压制动;
冗余控制模块,被配置为用于通过主控制模块和内部CAN网络通信对后桥施加行车气压制动,对前桥施加冗余的行车气压制动,对后桥及挂车施加冗余的驻车气压制动;包括冗余控制器、后桥行车电磁阀、后桥及挂车驻车电磁阀和前桥冗余控制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汽车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威伯科汽车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