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6994.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毛敏;谭忠健;倪朋勃;李鸿儒;黄子舰;郭明宇;袁胜斌;张建斌;荆文明;符强;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4 | 分类号: | G01N9/04;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30045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回归 分析 化录井 原油 密度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分别检测岩样或油样在不同的温度范围下热解参数;步骤2、分别根据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与实测原油密度参数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散点图;步骤3、所述散点图呈线性相关性,并建立拟合函数模型;步骤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表达式建立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与原油预测密度的关系;步骤5、根据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得到实际原油密度值。本发明具有全面准确,并且更加科学合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石热解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性质是决定储层原油是否具备工业产出能力的重要因素,原油性质的准确判断对试油方式的优选具有指导性作用,目前测、录井均缺乏有效评价手段,由此造成的油气层解释失误占较高比例。
目前现有的对原油密度预测的研究凤毛麟角,而且大多数是以经验图版、临界点分析以及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对原油密度进行预测,但是上述方法均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影响,致使拟合效果精度不高,使原油密度预测的不够准确。
而且虽然有一些是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原油密度进行预测,但是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较为简单,致使原油密度的预测不够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根据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与实测原油密度参数的散点关系,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与原油密度参数的预测函数关系式,实现原油密度预测,对储层中原油密度的预测更科学准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检测岩样或油样在不同的温度范围下热解参数;
步骤2、分别根据所述热解参数与实测原油密度参数建立散点图;
步骤3、根据所述散点图建立线性相关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表达式建立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与原油预测密度的关系;
步骤4、根据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得到实际原油密度值。
优选的是,所述热解参数包括直接参数或者间接参数。
优选的是,所述直接参数包括在90℃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在300℃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在300℃~600℃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
优选的是,所述间接参数包括总产率指数、油产率指数、残余烃指数或者原油轻重组分指数。
优选的是,所述总产率指数的表达式为:
式中,S0为90℃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S1为300℃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S2为300℃~600℃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
优选的是,所述油产率指数的表达式为:
优选的是,所述残余烃指数的表达式为:
优选的是,所述原油轻重组分指数的表达式为: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的多元线性回归表达式为:
den=a×S1+b×S2+c×Pg+d×ps+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无人机进行测距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热水供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