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6994.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毛敏;谭忠健;倪朋勃;李鸿儒;黄子舰;郭明宇;袁胜斌;张建斌;荆文明;符强;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4 | 分类号: | G01N9/04;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30045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回归 分析 化录井 原油 密度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检测岩样或油样在不同的温度范围下热解参数;
步骤2、分别根据所述热解参数与实测原油密度参数建立散点图;
步骤3、根据所述散点图建立线性相关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表达式建立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与原油预测密度的关系;
其中,所述多元线性回归表达式为:
den=a×S1+b×S2+c×Pg+d×ps+e;
式中,den为原油预测密度;S1为岩样或油样的可溶烃含量;S2为岩样或油样的热解烃含量;Pg为岩样或油样的产油潜量;a、b、c、d、e为利用样本集求解的未知系数;
所述岩样或油样的产油潜量的表达式为:
式中,Pg为岩样或油样的产油潜量,In为每克的热解烃量,D为降解潜率,ht为地化录井的井深,Ps为原油轻重组分指数,F为权重系数,μ为储层中原油的粘度,ξdv为储层中原油的渗透率,Cp为生成油气的有机碳,Cot为有机碳总量,ωi为储层中原油的孔隙度;
步骤4、根据岩样或者油样的热解参数得到实际原油密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热解参数包括直接参数或者间接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参数包括在90℃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在300℃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在300℃~600℃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参数包括总产率指数、油产率指数、残余烃指数或者原油轻重组分指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产率指数的表达式为:
式中,S0为90℃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S1为300℃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S2为300℃~600℃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岩中的烃含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产率指数的表达式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残余烃指数的表达式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回归分析的地化录井原油密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轻重组分指数的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9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无人机进行测距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热水供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