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天窗玻璃包边浇口自动分离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4633.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日进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B29C45/3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天窗 玻璃 浇口 自动 分离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天窗玻璃包边浇口自动分离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流道块,所述流道块的下方设置有浇口内套,所述浇口内套的内部开设有圆锥状的浇口流道,所述的浇口内套由位于顶部的圆盘部和连接在圆盘部底端的圆筒部两部分组成,在所述圆筒部外套接有浇口外套,浇口外套的顶部设置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套接在圆筒部外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则与浇口内套的圆盘部的底端面相接触,所述上模内还滑动连接有产品压紧块,所述产品压紧块的顶端与沉槽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产品压紧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拉刀,所述拉刀的底端为刀刃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一种可实现天窗玻璃包边浇口自动分离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玻璃包边模具中,由于玻璃的隔离作用,浇口的脱离很难使用下模拉拽等方式进行分离。另外因为软胶与玻璃时采用增附剂粘结,热态下很容易开胶,因此也很难使用常规模具的潜伏浇口等方法切割浇口。特别时天窗玻璃包边模具,由于浇口必须设置在玻璃面上,因此只能在开模后依靠人工处理,耗费大量人工劳动,而且浇口切离形状因操作者的个体差异(操作数量程度等因素)会有差异。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可实现天窗玻璃包边浇口自动分离,且无需人工介入,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均一的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实现天窗玻璃包边浇口自动分离的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顶部设置有流道块2,所述流道块2的下方设置有浇口内套3,所述浇口内套3的内部开设有圆锥状的浇口流道4,所述的浇口内套3由位于顶部的圆盘部和连接在圆盘部底端的圆筒部两部分组成,在所述圆筒部外套接有浇口外套5,浇口外套5的顶部设置有沉槽6,所述沉槽内设置有套接在圆筒部外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顶端则与浇口内套3的圆盘部的底端面相接触,
所述上模1内还滑动连接有产品压紧块8,所述产品压紧块8的顶端与沉槽6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模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拉刀9,所述拉刀9的底端为刀刃部10,
所述上模1与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型腔中设置有产品的玻璃部分11,除玻璃部分11之外的型腔中可形成产品的塑胶部分12,所述产品压紧块8的底端与塑胶部分12需要保留的部分相对应,而所述的刀刃部10则与塑胶部分12中需要保留的部分和废料部分之间的连接处相对应。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可实现天窗玻璃包边浇口自动分离的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针对天窗玻璃包边浇注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的内部设置有与产品浇口数量、位置相匹配的拉刀,这样在开模过程中拉刀自动对浇口处进行切断处理,实现产品需要保留的部分与废料部分之间的彻底分离,也就是说不需要人工再次进行切割处理,在开模过程中自动实现浇口的切断;开模后,流道内的肥料便会自动从流道中掉落,整个过程并不需要人工干预,在节省人工劳动的同时,可大大提高此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并且可以保证产品切口处的品质。同时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至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日进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日进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4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