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3172.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董政起;张英华;董小红;陈人萍;刘卫;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K9/06;A61P17/04;A61P29/00;A61P31/02;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辅助 治疗 皮肤 瘙痒 保健用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用品领域。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柏50‑80份,地肤子100‑130份,蛇床子100‑130份、苦参100‑130份、花椒10‑30份、马齿苋90‑110份、甘草80‑100份、冰片4‑6份、丙三醇(甘油)40‑60份、卡波姆(940型):8‑15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8‑1.2份、氮酮8‑12份、三乙醇胺8‑12份。本发明产品为黄棕色凝胶状,气微,味辛凉,具有祛风止痒、抗菌消炎及抗过敏等作用,用于辅助治疗各种皮肤瘙痒症。本发明通过采用皮肤直接涂抹患处方式,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瘙痒有辅助治疗效果,其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用品领域。涉及一种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致皮肤瘙痒的原因由很多因素引起,比如一些系统性疾病和精神刺激就是常见病因,生活习惯如肥皂、洗衣粉、各类清洁用品及穿着衣物,外界环境变化如季节、温度、湿度、光线和工作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均可诱发机体发生超敏反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机制引起产生瘙痒的化学介质的释放,从而引起瘙痒症状。
西医认为皮肤瘙痒是一种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感觉神经机能异常性皮肤病。临床上分为泛发性皮肤瘙痒和局限性皮肤瘙痒。目前治疗以镇静止痒为主口服安全性的抗过敏药物,如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或盐酸奥洛他定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等所致。风瘙痒是因湿蕴于肌肤,或血虚风燥所致。本病多因血虚以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疏泄引起。目前治疗以口服中药汤剂、浸洗疗法、体针疗法等进行治疗。
本发明是在患者口服药物治疗皮肤瘙痒症基础上以皮肤涂抹方式辅助治疗患者使之减少痛苦的一款保健用品,该产品易于皮肤吸收、起效快,并且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临床治疗皮肤瘙痒基础上以减轻患者痛苦为基础原则又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其中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等功效。蛇床子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等功效。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等功效。花椒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等功效。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冰片具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的功效,以上八味按中医理论组方,最终达到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的目的。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黄柏50-70份,地肤子100-130份,蛇床子100-130份、苦参100-130份、花椒10-30份、马齿苋90-110份、甘草80-100份、冰片4-6份、丙三醇(甘油)40-60份、卡波姆(940型):8-15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8-1.2份、氮酮8-12份、三乙醇胺8-12份。
优选为:
黄柏60份,地肤子110份,蛇床子110份、苦参110份、花椒20份、马齿苋100份、甘草90份、丙三醇(甘油)50份、卡波姆(940型):12份、冰片5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份、氮酮10份、三乙醇胺14份。
本发明保健用品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提取方法制备成的外用凝胶。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物料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1)取处方量的黄柏、地肤子、蛇床子、苦参、花椒、马齿苋、甘草加10 倍量水浸泡30分钟后提取2次,每次各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冷却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后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备用。
(2)基质的制备:取处方量的卡波姆(940型)用660份蒸馏水水浸泡24 小时使之充分溶胀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抓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