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297.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丁先立;农兴中;史海欧;项宝;吴局洋;王冉;欧飞奇;周前;叶亮;李恒一;赵德刚;邓剑荣;何晟亚;刘春杰;张文奇;昝子卉;李潇;陈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装配式 地下 连续 车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呈正梯形的第一墙体和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相间排布,层板的侧边通过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侧壁,立柱的两端则分别连接于上下两个层板以作为结构支撑,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立柱和层板共同构成了该装配式车站的基础结构,由于各个墙体、立柱和层板均为预制板,且采用的自动锁合机构连接,因此该装配式车站的施工搭建效率能够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铁车站的建筑体一般采用现场浇筑的形式进行施工,即搭建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以作为地铁车站的层板、支柱或墙板。但是,现场浇筑难以保证混凝土的配比,且浇筑现场环境不可控,极易发生异物侵入未凝固的混凝土中的情况,导致建筑无法达到设计指标,对在后的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而且,施工方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搭建模板和绑扎钢筋,耗费资源和时间较多,不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地铁车站建设时间长、耗费资源多且浇筑质量不可控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包括预制地下连续墙、层板和立柱;
所述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呈正梯形的第一墙体和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相间排布;
多个所述层板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所述层板的侧边通过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墙体的侧壁和/或所述第二墙体的侧壁;
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且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于位于其上方的所述层板,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层板。
作为优选的,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层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墙体的侧壁和/或所述第二墙体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侧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横截面呈倒梯形;
其余所述层板包括第二连接板和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横截面呈正梯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自动锁合机构包括锁止部件和插接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包括第一壳体和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锁体,所述插接部件包括第二壳体和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插接件;
所述锁体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锁体内设有锁止组件和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的锁销,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锁体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阻挡所述锁销以迫使所述锁销的末端退出所述插接槽并收纳于所述导向孔内;
所述插接件上开设有锁孔,所述插接件的固定端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腔体;
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并推动所述锁止件让位于所述锁销,以使所述锁销伸入所述插接槽并穿设于所述锁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导轨,所述锁体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接部件还包括限位绳,所述限位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插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