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器的稳流增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1323.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启峰;梁政仁;陈志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大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何晖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增压 装置 | ||
一种冷凝器的稳流增压装置,包括一热交换模组与一外壳,该热交换模组以大量热交换元件连续堆叠组装而成,各热交换元件分别具有一第一板面、一第二板面与一第三板面,使得该热交换元件内部形成一半开放式的内通道,在该热交换元件相对于该内通道的两端处则分别设有一第四板面,该热交换模组上分别开设有一进气道与一出水道,该热交换模组装设于该外壳内,该第四板面可有效的阻挡在各内通道两端,使得水被完整保留于各内通道内,快速提升内部压力,进而让液态水可稳定且快速的往该出水道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冷凝器的稳流增压装置,用于将让受热蒸发成气态的水于内部进行气、液态转换而达到散热效果的散热结构,适于搭配蒸发器作为电子元件散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元件的发热量随着半导体工艺的精进而不断的快速升高;如何提升电子元件的散热能力,维护元件的正常运作,遂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课题。目前大量使用的直接空气冷却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许多具有高热通量电子元件散热的需求,而必须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案。
现有的技术中,除了通过空气冷却技术之外,具有利用水的液、气态转换达到散热效果,此一技术提供两组均热器及两组连通的管体,一组均热器用以蒸发来带走所吸收的热量,另一组均热器用以冷凝(即冷凝器)以降温来返回输出冷却液体进行冷却散热,而两组均热器内的压力不同,故可让水自动进行往返输送成循环的回路,但所述均热器内部具有大量的水流通,因此,在未限制水的流通路径时,内部的水易有渗漏的情况,压力无法妥善的被保留于内部,因此干扰了水于内部的流通的情形,影响使用效益。
因此,设计了一款热交换模组,阻挡该热交换模组内部的水直接的与外壳接触,以此避免渗漏,快速提升内部压力,进而让水可稳定且快速的排出,提升水流稳定性,如此为本发明冷凝器的稳流增压装置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冷凝器的稳流增压装置,包括一热交换模组与一外壳,该热交换模组以大量热交换元件连续堆叠组装而成,各热交换元件皆具有一第一板面、一第二板面与一第三板面,使得该热交换元件内部形成一半开放式的内通道,在该热交换元件相对于该内通道的两端处则又分别设有一第四板面,该热交换模组上分别开设有外部不相通的一进气道与一出水道;该外壳内设有一用于放置该热交换模组的容室,该外壳具有一用于盖合该容室的外盖,而该外壳上分别又开设有一进气口与一出水口,该进气口对应于该进气道的位置,且该出水口对应于该出水道的位置;藉的,该进气口可涌入气态水,气态水于各内通道中冷却凝结成液态水,再由该出水口排出,而该第四板面可有效的阻挡在各内通道两端,因此,可避免在各内通道的液态水或气态水直接的由各内通道两端直接的接触该容室与该外盖,进而避免溢流而渗漏,而液态水或气态水被大量的保留于各内通道内,气态水可稳定冷却凝结成液态水,尤其阻挡在各内通道两端,快速提升内部压力形成高压,其高压可快速地逼迫液态水从该出水道排出,故通过增压使得内部水流稳定。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各热交换元件的两端皆贴紧于该容室内,该热交换模组上又开设有至少一贯通各热交换元件的通道。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各热交换元件的至少一端与该容室内侧面的间具有一预定空间,该预定空间内设有一阻挡块,该阻挡块可避免在各内通道的液态水或气态水直接的由各内通道两端直接的接触该容室与该外盖,进而于接缝处溢流而渗漏。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阻挡块设置在该外盖上相对于该容室的一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四板面由该第一板面的两端朝该内通道方向延伸而形成,该第四板面延伸的长度与该第二板面以及该第三板面一致,使得该第四板面完全的遮挡于各内通道两端。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四板面由该第一板面的两端朝该内通道方向的中间或上方延伸而形成,该第四板面延伸的长度与该第二板面以及该第三板面一致,使得该第四板面遮挡于各内通道两端的中间或上方,且该第一板面的两端的下方则可朝外侧方向延伸形成一凸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大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龙大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器的快速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企业培训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