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共轨叶片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1278.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5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姚公和;杨后松;赵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湖润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12 | 分类号: | F02M59/12;F02M59/44;F04C2/344;F04C15/00;F04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叶片泵 | ||
本发明属于叶片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共轨叶片泵。该高速共轨叶片泵,包括定子、转子、端盖和底板,所述转子位于定子上开设的偏心孔内,所述转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四个以转子中心为参照环形排列的叶片机构,底板和端盖分别与定子的上下表面贴合对称。该高速共轨叶片泵,对叶片进行改进,通过在叶片上开设有弧形承力槽,配合环槽一和环槽二在叶片泵运转时的供油,能够利用高压油液推动叶片,使叶片在转子高速转动时能够快速弹出,提升叶片泵的高速性能,保持叶片与偏心孔孔壁的接触,提高叶片泵的输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片泵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共轨叶片泵。
背景技术
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泵壳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
叶片泵中转子运动时叶片通过弹簧实现弹出,而在转子高速运转的工作环境下,单靠弹簧的弹力往往难以使叶片及时弹簧,在油腔位置叶片与定子间存在间隙,导致定子内输油的高压环境不稳定,严重影响叶片泵的输油效率,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速共轨叶片泵,该高速共轨叶片泵,兼具高低速运转性能,大大的提高了输油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速共轨叶片泵,包括定子、转子、端盖和底板,所述转子位于定子上开设的偏心孔内,所述转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四个以转子中心为参照环形排列的叶片机构,底板和端盖分别与定子的上下表面贴合对称。
所述叶片机构包括叶片槽、叶片、弹簧和弧形承力槽,四个叶片槽呈环形排列的开设在转子的外侧壁上,叶片插接在叶片槽内,弧形承力槽开设在叶片靠近叶片槽底壁的一面,弧形承力槽中部开设的弹簧槽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叶片槽底壁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靠近定子的一侧壁开设有环槽一,底板靠近定子的一侧壁位于环槽一的外侧还分别开设有出油弧孔和进油弧孔,出油弧孔通过两个连通槽与环槽一连通,端盖靠近定子的一侧面对应环槽一的位置开设有环槽二。
优选的,所述定子上偏心孔向右侧偏移,转子与定子轴心重合,转子直径小于偏心孔直径,在实际运转过程中,位于右侧转子与偏心孔形成的空隙为油腔,在静态下,四个叶片的突出端均与偏心孔孔壁接触,转子外壁与偏心孔孔壁间距最大处的长度至为叶片槽深度的三分之一,伴随转子的转动,叶片将油液从进油弧孔送至出油弧孔。
优选的,所述叶片截面呈凸字形,且其突出端位于叶片远离转子的一侧,叶片远离转子的一侧面为弧面且与偏心孔内壁接触,叶片槽两侧壁靠近其底壁位置均开设有梯形槽,叶片泵运作时,梯形槽的开设使油液能够快速充入叶片槽,及时形成对叶片的推动,环槽一对应梯形槽位置且形成连通,各油路形成连接,有助于叶片泵运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环槽一和环槽二的截面均呈圆台状,在该叶片泵的运转过程中,被压缩的油液伴随转子的转动进入环槽一和环槽二内,油液通过环槽一和环槽二进入叶片槽能够形成对叶片的推力,辅助弹簧推出叶片,在叶片泵高速转动的过程中使叶片运动反应更迅速,提高该叶片泵的高速性能,同时大大提高了输油效率,两个连通槽以出油弧孔中点为参照对称。
优选的,所述出油弧孔位于定子前侧,且出油弧孔和进油弧孔均与偏心孔连通,采用偏心孔设计属于现有叶片泵常见的结构,利用偏心孔与转子间的间隙,利用叶片挤压泵油,叶片泵的基本工作原理不做赘述。
优选的,所述转子的内壁开设有用于轴连接的卡槽,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对应转子的孔,孔的孔径可使电机输出轴插入转子内圈并通过卡槽形成键连接,端盖和底板均通过螺栓与定子形成固定连接,且三者轴心重合,端盖、底板和定子外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湖润泵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湖润泵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