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多径假目标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4490.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彪;熊曌宇;何武春;张海斌;郑育辉;郑海锐;罗望贤;张昭;王泽颖;徐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番禺奥莱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成都金宇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桂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多径假 目标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以及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室内多径假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室内第一目标的雷达探测距离;
在所述第一目标的雷达探测距离大于雷达到室内最远点的距离时,将所述第一目标标记为假目标;在所述第一目标的雷达探测距离小于雷达到室内最远点的距离时,将所述第一目标标记为第一可疑目标;
预估所述第一可疑目标在预设时间内的移动区域;
获取雷达对所述移动区域内进行多次探测后获得的第二可疑目标、以及所述第二可疑目标对应的多个雷达探测路径、多个雷达探测距离和多个雷达反射幅度;其中,所述第二可疑目标和所述第一可疑目标相同或者不相同;
在所述第二可疑目标对应的多个雷达探测路径、多个雷达探测距离和多个雷达反射幅度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可疑目标标记为假目标;
在所述第二可疑目标对应的多个雷达探测路径、多个雷达探测距离和多个雷达反射幅度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可疑目标标记为假目标的步骤,包括:
在雷达对所述移动区域内进行6次照射后获得的第二可疑目标中,若所述雷达探测路径出现相同的次数为1次,则将所述第二可疑目标标记为假目标;若所述雷达探测路径出现相同的次数为2-3次,但每次对应的所述雷达探测距离相差较大,则将所述第二可疑目标标记为假目标;
在雷达对所述移动区域内进行6次照射后获得的第二可疑目标中,若所述雷达探测路径出现相同的次数为2-3次,且每次对应的所述雷达探测距离相差不大的情况时,则将每次对应的雷达反射幅度差异大时的第二可疑目标标记为假目标,将每次对应的雷达反射幅度差异小时的第二可疑目标标记为真实目标;
在雷达对所述移动区域内进行6次照射后获得的第二可疑目标中,若所述雷达探测路径出现相同的次数超过4次,且每次对应的所述雷达探测距离相差不大的情况时,则将所述第二可疑目标标记为真实目标;
在雷达对所述移动区域内进行6次照射后获得的第二可疑目标中,若所述雷达探测路径出现相同的次数超过4次,且每次对应的所述雷达探测距离相差较大的情况时,我们靠去掉最大的所述雷达探测距离、也去掉最小的所述雷达探测距离,查看剩下的所述雷达探测距离差异,差异仍大时标记为假目标,差异较小时标记为真实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径假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预估所述第一可疑目标在预设时间内的移动区域的步骤,包括:
获取对所述第一可疑目标在预设时间内进行多次雷达探测后反馈的多个移动距离、多个移动方向以及雷达探测的时间间隔;
根据多个所述移动距离、多个所述移动方向和雷达探测的时间间隔,估计所述第一可疑目标的最大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范围;
根据所述最大移动速度、移动方向范围和雷达探测的时间间隔,计算获得所述移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径假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雷达对所述移动区域内进行多次探测的步骤,包括:雷达每次照射所述移动区域时的角度根据伪随机来变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室内多径假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为毫米波雷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番禺奥莱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成都金宇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番禺奥莱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成都金宇防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44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