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氧阻聚效应的3D打印表面形貌修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4365.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昕;张玲;邱天;张兴旺;李星星;张婧姣;高瑀含;唐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379 | 分类号: | B29C64/379;B29C59/16;B33Y4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孙浩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氧阻聚 效应 打印 表面 形貌 修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阻聚效应的3D打印表面形貌修饰方法,3D打印原始形貌的表面涂敷有光敏树脂层,光敏树脂层的上方覆盖有氧渗透薄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氧渗透薄膜的上方通过含氧气体,并向氧渗透薄膜照射光线;调控含氧气体的压强和光线的波长;使光敏树脂层部分固化,在3D打印原始形貌的表面形成填充区。通过调控含氧气体的压强和光线的波长,实现人工可控地控制光敏树脂层的液态区的深度。且在修饰得到3D打印表面形貌的同时,根据需要保留部分所需的3D打印表面原始形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氧阻聚效应的3D打印表面形貌修饰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树脂等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现社会,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目前的3D打印技术由于材料和工艺方法问题难以控制表面的粗糙度。如何实现3D打印产品的表面粗糙度的人工可控一直是3D打印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基于氧阻聚效应的3D打印表面形貌修饰方法,能实现3D打印产品的表面粗糙度的人工可控。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氧阻聚效应的3D打印表面形貌修饰方法,所述3D打印原始形貌的表面涂敷有光敏树脂层,所述光敏树脂层的上方覆盖有氧渗透薄膜;
所述3D打印表面形貌修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氧渗透薄膜的上方通过含氧气体,并向所述氧渗透薄膜照射光线;
调控所述含氧气体的压强和所述光线的波长;
使部分所述光敏树脂层固化,在所述3D打印原始形貌的表面形成填充区。
上述3D打印表面形貌修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调控含氧气体的压强和光线的波长,实现人工可控地控制光敏树脂层的液态区的深度,则其余的光敏树脂层为填充区,覆盖在3D打印原始形貌的表面。这样就能实现在修饰得到3D打印表面形貌的同时,根据需要保留部分所需的3D打印表面原始形貌。最终得到人工可控的3D打印表面形貌。能实现不同功能比如超疏水、疏油等对3D打印表面形貌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3D打印表面形貌修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撤下所述氧渗透薄膜;
清洗未固化的所述光敏树脂层。
进一步,所述光敏树脂层靠近所述含氧气体的部分由于氧阻聚效应保持液态,形成液态区;所述光敏树脂层远离所述含氧气体的部分固化,并所述3D打印原始形貌的表面形成填充区。
具体地,所述3D打印原始形貌是通过3D打印技术产生的具有粗糙表面形貌的3D打印产品。
具体地,所述3D打印技术包括基于SLA、DLP、SLS、FDM、LCOS或Micro LED的3D打印技术。
具体地,所述光敏树脂层主要由聚合物单体与预聚体组成。
进一步,所述光敏树脂层加有光引发剂。
具体地,所述含氧气体是氧气或包含氧气的混合气体。
具体地,所述光线的波长范围为200nm至470nm。
具体地,所述含氧气体的压强范围为1x104Pa至1x106Pa。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4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加工用熨帖设备
- 下一篇:用于钢构件的水性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