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旋式冰晶生成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3991.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吕立;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格林斯曼蓄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10 | 分类号: | F25C1/10;F25C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旋式 冰晶 生成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式冰晶生成器,在桶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管板和下管板,并密封连接成中密封腔;在上管板上方设有上密封盖,并密封连接成上密封腔;在下管板下方设有下密封盖,并密封连接成下密封腔;在上密封盖的正上方设有载冷剂汇集管,且载冷剂汇集管与上密封腔密封连通,且在其一端设有载冷剂入口;在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均布设有数个换热管,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出上管板和下管板,并分别与上密封腔和下密封腔密封连通;在桶壁的外侧壁偏上位置连通设有制冷剂出口,且在其偏下位置连通设有制冷剂入口;在下密封盖的外侧壁连通设有载冷剂出口。本发明确保析出的冰晶不粘结在换热管上,提高了换热管换热效率和冰浆生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浆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式冰晶生成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冰蓄冷技术是一种通过在低电价或低负荷时制冰来储存冷量,而在高电价或用冷高负荷时通过融冰来释放冷量供冷,以降低空调制冷机组的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维持电网用电平稳,并可节约运行费用。
目前无论是冰蓄冷制冰方法还是用于冷链保鲜的块冰、板冰、片冰、管冰都是制冰装置与储冰装置一体式,即在制冰装置换热表面上制冰,导致换热表面冰层越来约厚,热阻越来越大,设备制冰效率越来越差。
而冷冻浓缩法所获得的冰晶都是让载冷剂在冷却表面凝固,然后采用刮刀刮削的方法获得,其缺点是故障率高,能耗大,噪声大。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涡旋式冰晶生成器及其使用方法,确保了析出的冰晶不粘结在换热管上,避免了换热管内壁因结冰而增加热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和冰浆生成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涡旋式冰晶生成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载冷剂汇集管、上密封盖、上管板、桶壁、下管板、下密封盖和换热管;所述桶壁竖直设置,在所述桶壁的上下两端还分别水平设有上管板和下管板,且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分别与所述桶壁密封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中密封腔;在所述上管板的上方还水平设有上密封盖,且所述上密封盖与所述上管板密封连接围成上密封腔;在所述下管板的下方还水平设有下密封盖,且所述下密封盖与所述下管板密封连接围成下密封腔;在所述上密封盖的正上方还水平间隔设有载冷剂汇集管,所述载冷剂汇集管与所述上密封腔密封连通,且在所述载冷剂汇集管的一端还设有载冷剂入口;在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沿圆周方向还竖直均布设有数个换热管,每一所述换热管均设于所述中密封腔内,且其上下两端分别垂直延伸出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并分别与所述上密封腔和下密封腔密封连通;在所述桶壁的外侧壁偏上位置还垂直固定设有制冷剂出口,且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中密封腔密封连通;在所述桶壁的外侧壁偏下位置还垂直固定设有制冷剂入口,且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中密封腔密封连通;在所述下密封盖的外侧壁上还垂直固定设有载冷剂出口,所述载冷剂出口与所述载冷剂入口设于同一侧,且与所述下密封腔密封连通。
优选的,每一所述换热管均与所述中密封腔互不连通,且相邻所述换热管之间的中心距均相等;每一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均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上管板的上表面,并通过胀接或焊接与所述上管板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换热管的下端均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下管板的下表面,并通过胀接或焊接与所述下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载冷剂汇集管与上密封盖之间还依次竖直间隔设有数个导管,且所述载冷剂汇集管通过导管与所述上密封盖密封连通;载冷剂通过载冷剂入口进入到所述载冷剂汇集管内,再通过每一个导管进入到上密封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格林斯曼蓄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格林斯曼蓄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