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92032.X 申请日: 2019-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0960509A 公开(公告)日: 2020-04-07
发明(设计)人: 蔡宇;庄泳;柳慧;马倩倩;张荣华;杨丽;王攀攀;杜曼玲;庞木娟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51 分类号: A61K9/51;A61K47/34;A61K47/24;A61K31/7048;A61P35/0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赵崇杨
地址: 510632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芩 聚合物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用脂质材料包裹已装载黄芩苷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并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进行表面修饰;其中,所述脂质材料、黄芩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4~5:0.2~0.3:0.8~1.5:1。该纳米粒的粒径较小且均匀,稳定性高,分散性好,包封率高,显著提高了黄芩苷的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在制备乳腺癌治疗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数据表明,在我国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肿瘤其中之一,约占女性发病恶性肿瘤的四分之一。世界范围内其每年新发病例约170万,死亡约41万。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约16.9万,因乳腺癌死亡约4.5万,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攀升。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然而肿瘤对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产生耐药从而导致化疗失败是目前乳腺癌药物治疗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近些年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

黄芩苷(Baicalin,BCN)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素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体,中药材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化学名为5,6-二羟基-7-O-葡萄糖醛酸黄酮苷,CAS号:21967-41-9,分子式:C21H18O11,分子量:446.36100,常温下为淡黄色粉末,无臭,味苦,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氯仿和硝基苯、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热乙酸和碱性溶液。黄芩苷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缓解哮喘、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抗变态反应及解痉作用,也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生理效能。但是,由于黄芩苷分子结构中的黄酮和葡萄苷酸之间形成分子内氢键,导致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差,并含有多酚羟基结构容易氧化变质,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2.2%,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发一种新的药物传递系统来改善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现有技术已有制备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黄芩苷纳米乳、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和黄芩苷纳米胶束的报道。但是,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低、易泄露、载药量低、稳定性差,适用于剂量小、脂溶性好的原料,水溶性原料需先制成前体药物或者采用复乳法制备;黄芩苷纳米乳存在粒径较大、不稳定、靶向性差等缺点,适用于水溶性或者脂溶性较好的原料,配方中会用到大量表面活性剂;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和黄芩苷纳米乳类似,只是不含水相,通过口服胃肠道蠕动自发形成乳剂,处方中也有大量表面活性剂;黄芩苷纳米胶束容易受稀释和环境因素影响,出现胶束结构破坏而提前释药、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等问题。

因此,在提高黄芩苷生物利用度的基础上,制备出包封率高、稳定性好、抗肿瘤效果显著的乳腺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纳米粒在制备乳腺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B-PLN),用脂质材料包裹已装载黄芩苷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并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进行表面修饰;其中,所述脂质材料、黄芩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4~5:0.2~0.3:0.8~1.5: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