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多模成像分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92016.0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8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亮;吕文琦;蒋凯;符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30/20;G06N3/04;G06N3/08;A61B5/00;A61B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刘美丽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成像 分析 装置 | ||
1.一种人工智能多模成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人体特征图像与视频采集系统,用于实现人体各部位运动视频信号采集和人体静态图像采集;所述人体特征图像与视频采集系统包括指示引导模块和光学成像模块,所述指示引导模块用于产生光标指示引导受试者调整感兴部位的位置及角度;所述光学成像模块用于对人体感兴趣部位进行图像采集或视频录制;
所述指示引导模块包括一个或以上可前后运动的镜片或镜头、分束镜、两个偏振片、透镜和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用于产生动态指示光标,光标依次通过所述透镜和第一偏振片发射到所述分束镜,经所述分束镜反射的部分光通过所述镜片或镜头聚焦人体感兴趣部位,光标经所述镜片或镜头反射的光通过所述分束镜透射到第二偏振片后被截止,其中,第一偏振片与第二偏振片形成正交偏振态;
人体特征图像数据库,用于存储历史图像信息、图像特征信息和历史临床诊断信息;
人工智能硬件控制与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用于自动控制所述人体特征图像与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完成视频和图像采集,并与所述人体特征图像数据库存储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完成疾病预警和/或健康状态评估;所述人工智能硬件控制与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包括目标跟踪模块,用于动态跟踪人体感兴趣部位,通过动态采集人体感兴趣部位的图像,控制所述光学成像模块随着人体运动自动改变成像角度,并对所述光学成像模块进行自动调焦,保证人体感兴趣部位始终在视场中心且大小基本不变,实现对人体感兴趣部位进行跟踪;反馈引导模块,用于通过语言提示和/或指示引导模块的光标指示引导受试者调整位置及角度;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采集信息识别并提取图像的特征;图片拼接与畸变校正,用于采用预先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提取的图像特征进行拼接和畸变校正,所述图片拼接与畸变校正步骤的具体过程为:
首先,采用角点匹配方法检测出特征点;
然后,将特征点关联,并采用RANSAC原理删除不需要的角点;
最后,指定参考图像,将输入图像的像素映射到参考图像定义的平面上,并通过图像融合的方法实现拼接图像间的平滑过渡;
其中,所述角点匹配方法采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
所述特征点关联采用互信息方法;
所述图像融合采用羽化、金字塔或梯度方法实现拼接图像间的平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多模成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有线或无线连接MedNet云端医疗大数据,所述人工智能硬件控制与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和人体特征图像数据库直接安装或镜像安装在所述微处理器内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智能多模成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特征图像与视频采集系统还包括正入射照明光源模块和斜入射照明光源模块;
所述正入射照明光源模块用于将发出的光聚焦进入人体感兴趣的部位;
所述斜入射照明光源模块用于对人体感兴部位进行暗场照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多模成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模块包括一个以上可前后运动的镜片或镜头、成像探测器和一个配套万向调节支架或云台,所述镜片或镜头用于动态聚焦人体感兴趣部位,所述成像探测器用于对人体感兴趣部位进行图像采集或视频录制,所述配套万向调节支架或云台用于改变所述镜片或镜头、成像探测器的方向与角度,实现对人体移动的跟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多模成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入射照明光源模块包括一个以上可前后运动的镜片或镜头、分束镜、偏振片、耦合准直镜和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所述耦合准直镜和偏振片发射到所述分束镜,经所述分束镜反射的光通过所述镜片或镜头聚焦进入人体感兴趣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多模成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入射照明光源模块包括可以移动的上、下、左、右四个不同方向照明的第一光源~第四光源,采用第一光源~第四光源中的全部或部分对人体感兴部位进行暗场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0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上模安装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