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速度管柱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0910.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杰;邵军浩;沈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昊天管道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20 | 分类号: | E21B17/20;C04B35/14;C04B35/626;C04B35/622;C23C24/08;B21C3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肖玲珊 |
地址: | 2131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速度 管柱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不锈钢管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连续速度管柱及其制造工艺,其由钢柱和保护层组成,所述保护层由石英60~70份、三氧化二硼5~10份、氧化钾5~10份等组成,通过热轧钢管的工艺制备出无缝长钢管,通过保护层来大幅度提高钢管的防腐蚀性能,以石英作为保护层的主要原材料,石英化学性质稳定,为防腐蚀提供基本保障,三氧化二硼和氧化钾在整个保护层体系中起到助烧结作用,降低烧结所需的条件,氧化镍、氧化钛、氧化锑、钼酸钡在保护层体系中均起到密着作用,四者相互协同使主要成分石英颗粒之间更加密着,从而使保护层整体不受外界腐蚀性离子的侵蚀,达到增加连续速度管柱整体抗腐蚀性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连续速度管柱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续油管在工业上名为挠性油管同样也可以称之为盘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就已经出现于工业应用中,自20世纪60年代逐渐引起石油工业的注意,迄今为止已有50多年的历史。将连续油管作为速度管柱下放到井中,充当生产管柱进行排水采气作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天然气井完井后,在最初开采时,储层的能量一般较大,气井自身的能量足以将天然气和从地层渗入到井筒的液态水举升到地面,随着开采的进行,井底的能量慢慢减少,加之地层的水不停地渗入井筒,而减小的地层能量已经不足以将天然气和水举升到地面,水在井筒中越积越多,形成所谓的积液,抑制了井底的压力,使得气井排水更加困难,如果不及时处理,气井就有报废的可能。目前,针对上述问题有很多的处理工艺,比如速度管柱、柱塞气举、泡沫排水、有管泵抽水、气举排水,以及积液严重时所采用的电潜泵排水等等工艺。
在气田开发方面来说,速度管柱是对井下流体起节流增速作用的小直径管柱,当地层流体在天然能量的驱动下进入速度管时,由于过流面积比常规生产油管小,基于变径管流体力学原理,使得较小过流截面上的流体速度有所增加。其具体操作方式为将直径较小的连续油管,按照设计长度,下入原生产管柱中,用专用设备悬挂在井口或井筒中,形成新的生产管柱;
现有速度管柱排水采气作业需将速度管柱长期放置在井内,经受腐蚀介质的侵蚀,常规速度管柱是普通低碳钢材质,腐蚀性能一般,难以进行长期连续服役,为此提出一种连续速度管柱及其制造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速度管柱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速度管柱,包括钢柱和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的原材料组成和相应重量份数为:石英60~70份、三氧化二硼5~10份、氧化钾5~10份、氧化镍1~5份、氧化钛1~5份、氧化锑2~4、钼酸钡2~4份。
优选的,一种连续速度管柱,所述保护层的原材料组成和相应重量份数为:石英63~67份、三氧化二硼6~8份、氧化钾6~8份、氧化镍2~4份、氧化钛2~4份、氧化锑2.5~3.5、钼酸钡2.5~3.5份。
优选的,一种连续速度管柱,所述保护层的原材料组成和相应重量份数为:石英65份、三氧化二硼7份、氧化钾7份、氧化镍3份、氧化钛3份、氧化锑3、钼酸钡3份。
一种连续速度管柱的制造工艺,其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钢柱穿孔
通过穿孔机将钢柱进行穿孔,制备成毛管;
步骤2:轧管
将步骤1中制备的毛管内穿入长芯棒,通过多台按序布置的轧机对毛管进行轧制,制备出荒管;
步骤3:定减径
将步骤2制备出的荒管通过定径机进行定减径处理,制备出成管备用;
步骤4:保护层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昊天管道成套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昊天管道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0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