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烧电熔复合工艺制备高致密电熔镁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5139.1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夺;刘士军;赵嘉亮;罗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城市中昊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C04B35/66;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范伟琪 |
地址: | 11420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烧电熔 复合 工艺 制备 致密 镁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烧电熔复合工艺制备高致密电熔镁砂的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重烧、破碎、熔融、冷却、破坨。发明有益之处在于:在1400‑1800℃高温条件下重烧菱镁矿石,使CO2气体完全逸出,减少物料气孔率,增强抗渣侵蚀能力。采用粒度为50‑100mm重烧氧化镁块料通过熔炼的方式得到电熔镁砂,由于重烧氧化镁为块状,排气效果显著,使低熔点杂质升华转化为气态排出而变得更加通畅。本发明方法生产电熔镁砂有利于氧化镁含量增加,致密化程度增强,抗渣能力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熔镁砂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烧电熔复合工艺制备高致密电熔镁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熔镁砂具有熔点高(2825℃)、结晶粒大、结构致密、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电熔镁砂是一种稳定的碱性镁质耐火原料,同时也是制作高档镁砖、镁碳砖及不定形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建材、玻璃、石化、水泥、国防等领域。
近些年来,电熔镁砂主要以天然菱镁矿为原料,采用一步电熔法和两步煅烧电熔法工艺制备。一步电熔法是以天然菱镁矿为原料,所制备的电熔镁砂中气孔数量多且尺寸大,导致电熔镁砂产品致密度低,严重影响电熔镁砂的抗渣性,样品的体积密度为3.31 g/cm3、气孔率为3.89%、晶粒尺寸为323μm;两步煅烧电熔法是以天然菱镁矿为原料,在竖窑内经1000℃左右轻烧制备的电熔镁砂,在轻烧过程中只有少量CO2气体逸出,导致其在熔融过程中电熔氧化镁酌减量增加,使电熔镁砂质量和致密化程度下降,样品的体积密度为3.29g/cm3、气孔率为3.40%、晶粒尺寸为298μm。因此,提高电熔镁砂致密度是其作为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和使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熔镁砂致密度低的不足,提供一种重烧电熔复合工艺制备高致密电熔镁砂的方法。采用重烧电熔复合工艺制备高致密电熔镁砂,重烧方式可以提高电熔镁砂致密度,首先将天然菱镁矿在1400-1800℃下煅烧,此过程中CO2气体完全逸出;然后,在电弧炉内经高温熔炼得到高致密的电熔镁砂,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电熔镁砂具有晶粒尺寸大、结构致密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重烧电熔复合工艺制备高致密电熔镁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重烧,将菱镁矿石置于1400-1800℃的高温竖窑中煅烧2-6小时,得到重烧氧化镁;
(2)破碎,将重烧氧化镁在破碎机中破碎,制得粒度为50-100mm的块料;
(3)熔融,将粒度为50-100mm的块料置于2500-2800℃电弧炉中熔融,埋弧熔融时间为6-15h,得熔融后的电熔镁坨;
所述电弧炉石墨电极直径为200-400mm,石墨电极抗折强度为8-12MPa,石墨电极抗压强度为15-23MPa,石墨电极灰分0.4-0.6%;
(4)冷却,将熔融后的电熔镁坨自然冷却5-10天,得冷却后的电熔镁坨;
(5)破坨,人工将冷却后的电熔镁坨破碎,即得到电熔镁砂。
所述步骤(1)中菱镁矿石中氧化镁质量百分比含量≥45%。
所述步骤(2)和步骤(5)中破碎机为颚式破碎机或圆锥式破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1400-1800℃高温条件下重烧菱镁矿石,使CO2气体完全逸出,减少在熔融工序中电熔镁砂的酌减量,提高电熔镁砂致密度,降低气孔率;2)采用粒度为50-100mm重烧氧化镁块料通过熔炼的方式得到电熔镁砂,由于重烧氧化镁为块状,排气效果显著,使低熔点的杂质升华转化为气态排出而变得更加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城市中昊镁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城市中昊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5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