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大棚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862.6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赛诚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A01G9/2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彩云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大棚 智能化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大棚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总成,系统总成包括监控模块、驱动模块、主控模块、用户端模块和模拟模块;监控模块包括传感器模组、摄像模组和声光警报模组,传感器模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单元、湿度传感器单元、光照传感器单元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单元;驱动模块包括电机模组和蓄电池模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监控模块、驱动模块、主控模块、用户端模块和模拟模块的配合工作,实现对农业大棚内环境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提高了整体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人员符合,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架构设计思路清晰完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农业大棚智能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需求也极其庞大,而受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类农作物和蔬菜果品的生产只能按自然生育期进行一年一熟或者一年两熟生产。因此,农业大棚的产生与应用,促进了农作物的年产量,减小了季节对作物生长的限制,每年农业大棚的数量都在大规模增加,农业大棚还存在着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的弊端,大部分管理工作仍需人工手动完成。
因此,设计出一种农业大棚智能化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农业大棚在推广普及和应用上,多靠人工手动管理来运作的一般性大棚为主,其缺点是智能化程度低、管控不合理、大棚无法进行实时状态监控,且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增加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大棚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总成,系统总成包括监控模块、驱动模块、主控模块、用户端模块和模拟模块;
监控模块包括传感器模组、摄像模组和声光警报模组,传感器模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单元、湿度传感器单元、光照传感器单元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单元;
驱动模块包括电机模组和蓄电池模组;
主控模块包括综合信息处理模组、IDC连接模组、水泵喷洒模组、照射模组、风机模组、加热模组和网关模组;
用户端模块包括注册模组、信息收发模组、信息展示模组和警报提示模组;
模拟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组、模拟建模模组和模型储存模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监控模块、驱动模块、主控模块、用户端模块和模拟模块的配合工作,实现对农业大棚内环境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提高了整体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人员符合,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架构设计思路清晰完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作为改进,传感器模组用于对农业大棚内部环境状态数据进行实施检测,具体表现为:
温度传感器单元主体为基于LoRa技术的无线壁挂式传感器,其目的在于实时收集农业大棚内的土壤和空气温度;
湿度传感器单元主体为基于FDR原理的MP-508D型直插式无线土壤水分传感器,其外壳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传感器末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基于LoRa技术的数据传输头;
光照传感器单元主体为基于485通讯类型的光照度变送器,通过高防水外壳安装在大棚顶梁处实现整体固定,其传感器末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基于LoRa技术的数据传输头;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单元主体为基于485通讯类型的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其通信协议为标准ModBus-RTU通信协议,通过底座安装在农业大棚内的需检测位置,其传感器末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基于LoRa技术的数据传输头。
作为改进,摄像模组主体为通过支架安装在大棚梁体处的摄像头,摄像头外部加装有防水护罩,摄像模组通过导线与网关模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赛诚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赛诚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环保型动力电池铝壳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热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