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0118.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刘志远;卢振阳;孙禹;刘凯;刘福全;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3/10 | 分类号: | C07D403/10;C07D405/14;C07D403/14;C07D491/048;C07D409/14;C07D487/04;C07D401/14;C09K11/06;H10K85/60;H10K50/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王家培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属于化学合成及光电材料领域。该有机发光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式中,式中,L为化学键、C6~C30芳基、C3~C30芳族杂环基中的一种;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为氢、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基、巯基、烷基、烷氧基、烯烃基、炔烃基、芳基和芳族杂环基中的一种。将该有机发光化合物作为有机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可以显著地降低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以及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及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电气元件通常具有阳极、阴极及它们之间包括有机物层的结构。在此,有机物层为了提高有机电气元件的效率和稳定性而普遍形成为由各种不同物质构成的多层结构,例如,能够由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及电子注入层等形成。
目前,随着便携式显示器市场中显示器尺寸变得越来越大,功耗也需要更多。因此,功耗是具有有限电池电源的便携式显示器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还需要解决效率和寿命问题。
效率,寿命,驱动电压等彼此相关。例如,如果提高效率,则驱动电压相对降低,并且随着驱动电压降低,由于操作期间产生的焦耳热而导致的有机材料的结晶减少,结果寿命显示出增加的趋势。然而,仅通过简单地改善有机材料层并不能得到最大化效率。
此外,为了解决最近的有机电子元件中的空穴传输层的发光问题,在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之间存在发光辅助层。
通常,从电子传输层转移到发光层的电子和从空穴传输层转移到发光层的空穴重新结合以形成激子。然而,由于空穴传输层中使用的材料应具有低HOMO值,因此其主要具有低T1值。由此,从发光层产生的激子被传输到空穴传输层,导致发光层中的电荷不平衡。因此,发光在空穴传输层中或在空穴传输层的界面处发生,使得有机发光器件的色纯度,效率和寿命降低。
而且,当使用具有快速空穴迁移率的材料来降低驱动电压时,这倾向于降低效率。在OLED中,由于空穴迁移率比电子迁移率快,导致发光层中的电荷不平衡,并且会降低其效率和寿命。
因此,发光辅助层必须由能够解决空穴传输层问题的材料形成,具有合适的空穴迁移率以提供合适的驱动电压,高T1能量值和宽带隙。但仅仅通过关于发光辅助层材料的核心的结构特征不满足这些要求。因此,需要开发具有高T1能量值和宽带隙的有机物层的材料,以提高有机电子元件的效率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所述有机发光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式I:
式I中,L为化学键、C6~C30芳基、C3~C30芳族杂环基中的一种;
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为氢、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基、巯基、烷基、烷氧基、烯烃基、炔烃基、芳基和芳族杂环基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式I中,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为氢、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基、巯基、C1~C8烷基、C1~C8烷氧基、C2~C6烯烃基、C2~C6炔烃基、C6~C18芳基和C4~C12芳族杂环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0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