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8864.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邓守野;冯春雨;杨占宇;赵国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11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车 空气 导流 装置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底部空气导流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包括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板、以及设置在前端导流板与后端导流板之间线性紧密排列的若干翻转导流板;所述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均通过贯穿横梁安装在厢式货车底部;所述翻转导流板固定支架连接至贯穿横梁,所述翻转导流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旋转连杆,所述旋转连杆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气动弹簧,通过气动弹簧推动旋转连杆实现翻转导流板的开启和关闭,设置在厢式货车的厢体两侧,通过半挂车厢体两侧进行加装空气导流装置来实现降低风阻、减少油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底部空气导流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行驶速度日益提高,汽车在行驶时与空气相互作用的气动阻力也越来越显著,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和稳定性。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发展迅速,而通过对其进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优化,降低空气阻力系数,提高燃油经济性,可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卡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由四部分组成:1、表面阻力,是指气流通过车辆外表面时产生的摩擦阻力,该阻力主要是由车体外形,以及安装在车体外的零部件,如后视镜、车门把手、车灯、车头装饰件等对气流干扰引起的阻力,特别是来自半挂车两侧的气流对车辆所产生的横向阻力,此阻力会对半挂车和公共汽车等长尺寸车辆产生较大影响。2、压差阻力,压差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紊流区的大小,特别是尾部紊流区的大小。在气流变成紊流部位,会形成部分的真空区,这样就产生了压差阻力。在卡车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努力减小紊流表面,从而减小真空区面积。3、诱导阻力,它是作为压差阻力的一部分,是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顶部和底部的空气压力不同而造成的,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在总的空气阻力中所占比例最大。4、车内阻力,是因为气流通过车头内的散热器、发动机等引起的阻力。综上所述,在厢式货车两侧安装导流装置是降低厢式货车风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研究证实,当车辆高速行驶时,最大的阻力来源于空气,车速越高,车辆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空气阻力的增加值与车速增加值的平方成正比。实验表明,当车速高于80km/h的时候,就有将近一半的油耗是用来克服空气阻力的。
现如今能源日趋紧张,油价不断上涨,如何降低燃油消耗成了汽车厂商和用户关注的重点。降低车辆风阻和自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各汽车厂家也在加大研发力度,对汽车厢体底部空气导流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安装使用。但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安装后不可拆卸;2、厢体底部空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3、可翻转导流罩的结构复杂;4、侧导流装置强度不够,无法充当侧防护装置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通过半挂车厢体两侧进行加装空气导流装置来实现降低风阻、减少油耗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板、以及设置在前端导流板与后端导流板之间线性紧密排列的若干翻转导流板;所述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均通过贯穿横梁安装在厢式货车底部;所述翻转导流板固定支架连接至贯穿横梁,所述翻转导流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旋转连杆,所述旋转连杆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气动弹簧,通过气动弹簧推动旋转连杆实现翻转导流板的开启和关闭。
可选的,所述翻转导流板分为第一导流板组、第二导流板组,第一导流板组靠近前端导流板布置,用于遮挡油箱、工具箱、支撑装置;其余翻转导流板为第二导流板组,第二导流板组靠近后端导流板布置,用于遮挡行走机构总成。
可选的,第一导流板组内的翻转导流板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安装在贯穿横梁上,第二导流板组内的翻转导流板通过第二固定支架安装在贯穿横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更换的自行车用轮毂
- 下一篇:多层贴合膜用棱镜结构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