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层脱碳相梯度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7951.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恩;牛国梁;王昊梓轲;朱幼宇;桑江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5;C22C1/10;B22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层 脱碳 梯度 硬质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表层脱碳相梯度硬质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材料由粘结剂、(W,Ti)C粉、碳氮化物或氮化物、WC粉和W粉制得,
所述粘结剂选自包括Co粉、Ni粉、Fe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碳氮化物为Ti(C,N),氮化物选自TiN、AlN、ZrN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结剂占10~15%,所述(W,Ti)C粉占4.0~30.0%,所述WC粉占50.0~59.0%,碳氮化物或氮化物占0.8~10.0%,其余为W粉,其中,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或
所述粘结剂占6~9%,所述(W,Ti)C粉占4.0~30.0%,所述WC粉占60.0~65.0%,碳氮化物或氮化物占0.8~10.0%,其余为W粉,其中,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硬质合金材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步骤1、将粘结剂、(W,Ti)C粉、WC粉、W粉、碳氮化物或氮化物混合;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研磨、干燥,压制成生坯;
步骤3、对步骤2所得生坯进行真空烧结;所述真空烧结包括低温烧结阶段、脱除成型剂阶段、脱气预烧结阶段、固相烧结阶段、液相烧结阶段;
低温烧结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1~5℃/min的速率升温到130~170℃,然后保温5~20 min,真空度保持在5~30 Pa;
步骤S2、然后以2~6℃/min的速率升温到250~290℃,然后保温10~30 min,真空度保持在5~30 Pa;
步骤S3、以0.5~3.5℃/min的速率升温到340~380℃,然后保温20~60 min,真空度保持在15~50 Pa;
在脱除成型剂阶段,以0.4~1.2℃/min的速率升温到420~460℃,然后保温40~80min,于15~50 Pa真空度下脱除成型剂;
在脱气预烧结阶段,以0.5~3.5℃/min的速率升温到540~580℃,然后保温40~80min,于15~50 Pa真空度下进行脱气预烧结;
在固相烧结阶段,以2~6℃/min的速率升温到1190~1240℃,然后保温40~80 min,于5~30 Pa真空度下完成固相烧结;
在液相烧结阶段,以2~6℃/min的速率升温到1420~1460℃,然后保温40~120 min,于10~40Pa真空度下完成液相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粒度为0.2~5μm;(W,Ti)C粉的粒度为0.5~8μm;WC粉的粒度为0.2~11μm;碳氮化物或氮化物的粒度为0.2~10μm;W粉的粒度为0.2~5μ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层脱碳相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粘结剂、(W,Ti)C粉、WC粉、W粉、碳氮化物或氮化物混合;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研磨、干燥,压制成生坯;
步骤3、对步骤2所得生坯进行真空烧结,所述真空烧结包括低温烧结阶段、脱除成型剂阶段、脱气预烧结阶段、固相烧结阶段、液相烧结阶段;
在所述脱除成型剂阶段中,以0.4~1.2℃/min的速率升温到420~460℃,然后保温40~80 min,于15~50 Pa真空度下脱除成型剂;
在脱气预烧结阶段,以0.5~3.5℃/min的速率升温到540~580℃,然后保温40~80min,于15~50 Pa真空度下进行脱气预烧结;
在所述固相烧结阶段中,以2~6℃/min的速率升温到1190~1240℃,然后保温40~80min,于5~30 Pa真空度下完成固相烧结;
在所述液相烧结阶段中,以2~6℃/min的速率升温到1420~1460℃,然后保温40~120min,于10~40Pa真空度下完成液相烧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所述研磨中,研磨速度为20~150r/min,和/或
研磨时间为5~80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所述研磨中,研磨速度为50~90r/min,和/或
研磨时间为10~8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9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融资产交易的高并发消息系统
- 下一篇:气密性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