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架苗床钵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4731.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袁双;陈道军;程均军;张云;罗青;李灿;文燕;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28;A01G24/22;A01G9/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床 草莓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架苗床钵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温室大棚构建:搭建温室联栋大棚,采用一体化水肥管理系统,通过给排水系统给水排灌;B、高架苗床搭建:在大棚内起厢,厢面间设便道;在厢面上方搭建滚动高架苗床;C、基质准备及装钵上架;D、定植:按照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定植;E、田间管理:给水、施肥、除草、植株管理、授粉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采用农事管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F、采收。本发明不需弯腰作业,劳动强度小,避免了重茬土传病害,农药使用量小,环境污染小,水肥利用率高,土地利用率高,产量高,果品品质好,消费者采摘体验满意度高;技术难度小,投入成本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色作物草莓的种植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架苗床钵栽草莓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为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主要种植品种有章姬和红颜,草莓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且具有保健功效,其果实色泽艳丽,柔软多汁,甜酸适度,营养丰富,故又有“水果皇后”之美誉。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优质草莓市场潜力巨大,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适合保护地栽培,元旦之前上市,市场价值约30元一斤,经济效益高。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很早就开始利用野生草莓,并一直沿用至今,中国目前草莓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草莓种植,大面积采用传统种植的方式,即大田就地起垄,存在弯腰作业劳动强度大、重茬土传病害严重、农药使用量大、水肥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量低、果品品质差、消费者采摘体验满意度不高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发展。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草莓入园采摘已成为草莓种植产业的一种重要业态,草莓立体种植方式也蓬勃发展,多以多层立体种植架种植,但目前此种方式存在营养液调配技术要求高,种植位置调整麻烦,阶梯错层种植架高处作业难度大,柱式种植采光不均匀。现代化立体草莓种植的技术难度大,投入成本大。因此,传统草莓种植方式,存在弯腰作业劳动强度大,重茬土传病害严重,农药使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水肥利用率低,产量低,果品品质差,消费者采摘体验满意度不高的问题;现代化立体草莓种植方式,存在技术难度大,投入成本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架苗床钵栽草莓的种植方法。本发明不需弯腰作业,劳动强度小,避免了重茬土传病害,农药使用量小,环境污染小,水肥利用率高,土地利用率高,产量高,果品品质好,消费者采摘体验满意度高;技术难度小,投入成本小;本发明的种植钵可随时移动至任何位置,更适应都市农业、城市微农业及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架苗床钵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温室大棚构建:搭建温室联栋大棚,采用一体化水肥管理系统,通过给排水系统给水和排灌,控制棚内湿度为50%~80%,温度为5~30℃,光照强度为5000~6000lx,保证其在稳定的环境下快速生长;
B、高架苗床搭建:在大棚内起厢,厢面间设置水泥便道;厢面宽0.8~1.0m,在厢面上方搭建滚动高架苗床,苗床高0.7~0.8m,宽1.5~1.7m;苗床中间由相互连接的方管和铁丝网承重,方管和铁丝网与苗床等宽;方管和铁丝网底部设有两根可调节苗床间距的滚动钢管,其中一根滚动钢管上设有转动手柄;苗床四周用铝板挡边;苗床底部设有脚架;所述滚动钢管的设置,使得苗床可整体左右移动,从而调整苗床与苗床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进行农事作业或采摘果实时,调整滚动钢管使苗床一侧的苗床间距增宽,可使作业时更方便,也可节约土地资源;苗床和底下土壤错层设置,可使苗床宽度宽于底下土壤宽度而又不影响便道的使用,搭建苗床后底下的土壤还可用于种植喜阴作物,或用于鸡鸭养殖,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