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高压大流量注浆泵与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4042.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和;陈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9/129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傅嵘 |
地址: | 212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高压 流量 注浆泵 操作方法 | ||
1.一种双向高压大流量注浆泵,包括机架(1),与机架(1)连接的气缸(2),气缸(2)内部有活塞(3),与活塞(3)连接的活塞杆(4);气缸(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安装有活塞往复启闭装置,左侧的活塞往复启闭装置由左换向阀(52)、左冲击环(53)和左止通阀(54)组成,左换向阀(52)与气缸(2)的左侧连接,左冲击环(53)安装在气缸(2)的左侧内壁,左换向阀(52)的气路或油路的进口或出口上安装有左止通阀(54);右侧的活塞往复启闭装置由右换向阀(6)、右冲击环(5)和右止通阀(7)组成,右换向阀(6)与气缸(2)的右侧连接,右冲击环(5)安装在气缸(2)的右侧内壁,右换向阀(6)的气路或油路的进口或出口上安装有右止通阀(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气缸(2)的左右两边分别安装有三组浆液缸装置,相对于气缸(2)左右对称;现以右边三组浆液缸装置为例加以说明,三组浆液缸装置分别为:上浆液缸装置、中浆液缸装置、下浆液缸装置,上浆液缸装置与下浆液缸装置的结构与尺寸规格相同,相对于中浆液缸装置上下对称;
上浆液缸装置主要由上吸浆阀(19)、上排浆阀(20)、上浆液缸(21)和上柱塞(22)组成,上吸浆阀(19)位于上浆液缸(21)的右下方,上排浆阀(20)位于上浆液缸(21)的右上方,上浆液缸(21)里有上柱塞(22),上浆液缸(21)与机架(1)连接,上柱塞(22)的左端与三柱塞开合装置的右端连接;
中浆液缸装置主要由中吸浆阀(17)、中排浆阀(18)、中浆液缸(12)和中柱塞(13)组成,中吸浆阀(17)位于中浆液缸(12)的右下方,中排浆阀(18)位于中浆液缸(12)的右上方,中浆液缸(12)里有中柱塞(13),中浆液缸(12)与机架(1)连接,中柱塞(13)的左端与活塞杆(4)右端连接;
下浆液缸装置主要由下吸浆阀(14)、下排浆阀(15)、下浆液缸(10)和下柱塞(11)组成,下吸浆阀(14)位于下浆液缸(10)的右下方,下排浆阀(15)位于下浆液缸(10)的右上方,下浆液缸(10)里有下柱塞(11),下浆液缸(10)与机架(1)连接,下柱塞(11)的左端与三柱塞开合装置的右端连接;
上吸浆阀(19)与上浆液缸(21)之间有管路与下吸浆阀(14)和下浆液缸(10)之间的管路相通,管路上安装有右溢流阀(16),气缸(2)的左边对称位置安装有左溢流阀(51);
三柱塞开合装置的左端与活塞杆(4)右端外伸端的中间部分固接,三柱塞开合装置的上下各安装有一套结构相同的开合夹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高压大流量注浆泵,其特征在于三柱塞开合装置主要由左板(8)、右板(9)、导套(36)和导杆(37)组成,左板(8)固接在活塞杆(4)上,左板(8)上有导套(36),左板(8)靠右板(9),右板(9)的上端与上柱塞(22)的左端固接,右板(9)的下端与下柱塞(11)的左端固接,右板(9)上固接有导杆(37),导杆(37)与导套(36)相配,右板(9)的中间部分有一孔(38),活塞杆(4)穿孔而过而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高压大流量注浆泵,其特征在于开合夹紧装置主要由小气缸(23)、旋转气缸(26)、离合器(29)和钩形压板夹紧机构组成,小气缸(23)固接在机架(1)上,小气缸(23)的上方连接有小两位四通阀(24),小气缸(23)的气缸杆与旋转气缸(26)的缸体连接;旋转气缸(26)与机架(1)滑动连接,旋转气缸(26)的上方连接有大两位四通阀(28),旋转气缸(26)左边的气缸杆与离合器(29)连接,小气缸(23)有小正向气门(75)和小反向气门(25),旋转气缸(26)有大正向气门(27)和大反向气门(77),离合器(29)的左端与钩形压板夹紧机构的右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0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