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安全电路及激光安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1120.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唐玮;赵子昂;张元涛;朱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G01S17/10;G01J1/4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安全 电路 安全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安全电路,其特征在于,激光安全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感光芯片及电容,感光芯片设有参考电压端口及模数转换器;参考电压端口用于给电容供电;电容用于在充电至电压等于参考电压时,放电以给光敏二极管供电;光敏二极管用于监控发射模块的发射腔内的光线的强度变化,并根据光线的强度变化通过对应大小的电容的放电电流;模数转换器用于检测电容的电压的变化,以根据电容的电压的变化计算对应的电容的放电电流。本申请的激光安全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环境光照射PD产生的微电流和PD工作时的暗电流会被ADC检测,从而干扰到对发射模组异常状态的判断,易造成漏检测和误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安全电路及激光安全设备。
背景技术
3D(Three Dimensional)成像模组包括发射模组及接收模组,通过发射模组向待测对象发射经调制的光线,接收模组接收待测对象的表面反射回的光线,从而使得应用3D成像模组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获取及显示待测对象的深度信息的功能。
发射模组中,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光扩散元件扩散后可形成高均匀度、指向性好的面光源,广泛应用于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模组中,以实现3D深度测量。但因激光发射器发射角度小,当发射模组出现异常如位于激光发射器上方的光扩散元件脱落时,发射能量集中在小角度内,对待测对象的眼睛和皮肤存在潜在的安全危害。出于对待测对象的保护和对激光安全的严格要求,会在靠近激光发射器的位置设置PD(Photo diode,光敏二极管),而PD往往会位于激光安全电路中以根据PD感测的能量来判断发射模组是否出现异常。
在激光安全电路中,PD会接收来自激光发射器、外界环境的部分光线强度,并转换为相应大小的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会被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检测,并作为发射模组是否出现异常的判断依据。而现有的激光安全电路中,环境光照射PD产生的微电流和PD工作时的暗电流会被ADC检测,影响PD所检测的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电压,导致在不同场景下,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电压产生波动,从而干扰到对发射模组异常状态的判断,存在漏检测和误检测的情况,易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如图5所示,现有的激光安全电路中,PD(Photo diode,光敏二极管)会接收来自激光发射器及外界环境的部分光线强度,并转换为相应大小的电流。该电流会通过接地的电阻转换为电压,又由于环境光照射PD产生的微电流和PD工作时的暗电流也会通过接地的电阻转换为电压,从而影响PD所检测的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电压,导致在不同场景下,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电压产生波动,影响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检测的准确性,而干扰到ADC对发射模组异常状态的判断,存在漏检测和误检测的情况,易造成安全隐患,导致会对如判断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功率是否异常及扩散片与发射模组是否被遮挡的精度等情况造成影响,易产生误判。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安全电路及激光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激光安全电路中,环境光照射PD产生的微电流和PD工作时的暗电流会被ADC检测,影响PD所检测的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电压,导致在不同场景下,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电压产生波动,从而干扰到对发射模组异常状态的判断,存在漏检测和误检测的情况,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安全电路,所述激光安全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感光芯片及电容,所述感光芯片设有参考电压端口及模数转换器;
所述参考电压端口用于给所述电容供电;所述电容用于在充电至电压等于参考电压时,放电以给所述光敏二极管供电;所述光敏二极管用于监控发射模块的发射腔内的光线的强度变化,并根据所述光线的强度变化通过对应大小的所述电容的放电电流;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容的电压的变化,以根据所述电容的电压的变化计算对应的所述电容的放电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